香油半斤,密陀僧3兩,阿魏2錢5分,水紅花子1錢5分,麝香1錢5分,羌活5錢。
痰癧、痰塊。
上細切。
忌房色49日。
先將羌活、水紅花子熬枯去滓,熬至滴水成珠,入僧、魏、麝令勻。或作末藥攤膏用。
《青囊秘傳》。
陀僧6兩,羌活5錢,蓼花子5錢,阿魏5錢,山甲3錢。
積聚難化,兼治痞滿。
用香油1斤半熬膏。攤布上,加麝香貼。內用蓼花子3錢(研末),燒酒2斤泡,常服。
《醫學整合》卷二。
巴豆仁1錢,甘草2錢,甘遂2錢,白信1錢5分,香附2錢,陀僧1錢,阿魏2錢,蜈蚣1條,羌活2錢,水紅花子2錢,急性子3錢,原寸2分。
胸脘、脅肋並腹左右之內,有塊堅硬作脹攻痛,日久不消者。
上為細末。
摻於膏藥上貼之。可漸消去。
《青囊立效秘方》卷一。
三稜1兩,蓬術1兩,穿山甲1兩,木鱉仁1兩,杏仁1兩,水紅花子1兩,蘿蔔子1兩,透骨草(曬乾)1兩,大黃1兩,獨頭蒜4個。
癥積痞塊,瀉痢。
上用香油1斤,入前藥10味,煎油成,以飛丹收之,後下細藥真阿魏、乳香、沒藥各1兩,麝香3錢,攪勻待冷,傾水中浸數日,用瓷瓶收貯,勿使洩氣。
用時以白布或堅白紙攤貼,8-9日1換。或見大便去膿血勿以為異,亦有不去膿血而自愈者。若治瀉痢,可貼臍腹。凡貼癥積痞塊,先用蕎麥麵和作1圈,圍住患處4邊,其塊上放皮消2-3兩,蓋厚紙以熨斗熨,令熱氣內達,然後去消,用膏藥貼之。
《景嶽全書》卷六十四。
樸消5錢,蒜頭(杵)5錢,大黃3錢,急性子3錢,三稜4錢,莪術4錢,乳香(制)2錢,真阿魏2錢,沒藥(制)2錢。
積聚痞塊。
捋三稜、莪術、大黃、急性子研末。用脂麻油4兩,煎蒜頭、樸消及藥末,煎好去蒜頭,下黃丹2錢。候已成膏,以乳香、沒藥、阿魏3味研粉加入,再加麝香2分,攪勻,貯有蓋瓦器內,俟3兩日,火氣去淨。
忌房事及一切生冷物。
以白布或厚油紙攤貼,白天日1換。或見大便有膿血勿以為異,亦有不下膿血者。
《不知醫必要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