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木香6分,桂心8分(炙),厚朴8分(炙),甘草8分(炙),白朮8分,乾薑10分(炮),附子6分(炮)。
霍亂及轉筋,吐痢不止。
上為散。
忌海藻、菘菜、生蔥、豬肉、桃、李、雀肉。
每服2錢匕,飲調下。如人行5-6裡,不定,更服1錢匕,愈止。
《外臺》卷六引《必效方》。
乾薑1兩,人參1兩,白朮1兩,甘草半兩,吳茱萸半兩,檳榔半兩,陳皮(湯浸,去瓤,焙乾)1兩,厚朴1兩(去皮,姜炙),蓽茇半兩。
脾氣虛弱,胃中冷,食後咽酸嘔噦,胸脅脹滿,不思飲食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1錢,食前生薑湯點下,日3次。
《傳家秘寶》。
四聖湯,肉豆蔻、青皮、天台烏藥。
脾胃久虛,不納食,頻吐,或瀉不止。
《活幼口議》卷二十。
乾薑2兩,食茱萸2兩。
食後吐酸水,食羹粥酪劇。
上為散。
每服方寸匕,溫酒下,每日3次,勿冷服之。常醋水愈。
《外臺》卷六引《必效方》。
當歸2錢,黃連2錢,艾葉1錢半,地榆1錢半,甘草(炙)1錢半,龍骨1錢半,厚朴(姜炙)1錢半,黃芩1錢半,乾薑1錢半。
婦人產後虛羸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2錢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,食前服。
《產寶諸方》。
人參半兩,藿香半兩,白朮3分,甘草1分(炙),乾薑1分(炮),白茯苓1分,陳橘皮3分(去瓤)。
四時傷寒並時氣吐後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5分,去生薑,和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醫方類聚》卷五十三引《神巧萬全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