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兜鈴散

《聖惠》卷四十二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1兩,人參1兩(去蘆頭),貝母1兩(煨微黃),甘草1兩,杏仁1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甜葶藶1兩(隔紙炒令紫色),麻黃1兩(去根節),五味子1兩,威靈仙1兩,桑根白皮1兩(銼),款冬花1兩,陳橘皮1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皂莢1兩(去黑皮,塗酥炙令焦黃,去子)。

功效主治

上氣,喘急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用淡漿水1大盞,煎至5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二。

《廣嗣紀要》卷十二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1錢,枳殼(炒)1錢,桔梗1錢,甘草1錢,大腹皮1錢,陳皮1錢,蘇葉1錢,五味子7粒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7-8月以後,受肺與大腸之氣,胎氣壅盛,咳嗽喘急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3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廣嗣紀要》卷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五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1兩,黃耆1兩(銼),甘草半兩(生用,銼),玄參1兩,杏仁半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絡石1兩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疼痛,喘息急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六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3分,桑根白皮3分(銼),漢防己半兩,麻黃3分(去根節),白茯苓3分,柴胡3分(去苗),白前半兩,大腹皮3分(銼),陳橘皮1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桔梗3分(去蘆頭),五味子半兩,甘草1分(炙微赤,銼),紫菀半兩(洗去苗土),杏仁50枚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令微黃)。

功效主治

肺氣喘急,時嗽,坐臥不得,喉中嗚,心胸滿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注意事項

忌炙煿熱面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。

《女科指掌》卷三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、蘇子、枳殼、桔梗、甘草、桑白皮、陳皮、砂仁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喘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女科指掌》卷三。

《聖惠》卷十四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半兩,桑根白皮1兩(銼),甘草1分(炙微赤,銼),白前半兩,桔梗1兩(去蘆頭),款冬花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後肺萎勞嗽,上氣喘促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水1中盞,加燈心半束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十四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三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(炒)1兩,甘草(炒)1兩,百部杏仁(去皮尖,炒熟)1兩。

功效主治

喘嗽,咳膿涎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三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六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1兩,人參1兩(去蘆頭),貝母1兩(煨微黃),甘草1兩(炙微赤,銼),杏仁1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甜葶藶1兩(隔紙炒令紫色),麻黃1兩(去根節),知母1兩,皂莢1兩(去黑皮,塗酥,炙微黃焦,去子),五靈脂1兩,威靈仙1兩,桑根白皮1兩(銼),款冬花1兩,陳橘皮1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黃明膠2兩(搗碎,炒令黃燥)。

功效主治

咳嗽喘急,面目四肢浮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以淡漿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六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半兩,黃芩半兩(去黑心),知母半兩(切,焙),白茯苓半兩(去黑皮),紫菀半兩(去苗土),麻黃半兩(去根節),甘草半兩(炙,銼),杏仁半兩(去皮尖雙仁,炒黃),貝母半兩(去心),大黃半兩(銼,炒)。

功效主治

肺熱上氣喘逆,咳嗽咯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煎桑根白皮、棗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六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六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1兩,桑根白皮1兩(銼),川升麻半兩,燈心3束,甘草3分(炙微赤,銼),大腹皮1兩(銼),赤茯苓1兩,枳殼1兩(麩炒微黃,去瓤)。

功效主治

咳嗽喘急,胸膈煩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以水1大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5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六。
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十一引《簡要濟眾方》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三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兜鈴2兩(只有裡面子,去卻殼,酥半兩,入碗內拌,和勻,慢火炒幹),甘草1兩(炙)。

功效主治

肺氣喘嗽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水1盞,煎6分,溫呷;或以藥末含,咽津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十一引《簡要濟眾方》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三。

《聖惠》卷六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1兩,桑根白皮1兩(銼),漢防己半兩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半夏3分(湯浸7遍,去滑),甜葶藶半兩(隔紙炒令紫色),百合3分,天門冬3分(去心),赤茯苓3分。

功效主治

肺氣咳嗽,喘急妨悶,面目浮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七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根1兩,木香3分,楝實(微炮)3分。

功效主治

上氣喘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食後、臨臥濃煎烏梅、蜜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七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四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半兩,紫蘇葉1兩,桔梗半兩(去蘆頭),人參半兩(去蘆頭),桑根白皮2兩(銼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大腹皮1兩(銼),貝母半兩(煨微黃),陳橘皮1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五味子2分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胎氣壅滯,咳嗽喘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四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十引《簡要濟眾方》: 馬兜鈴散

配方組成

馬兜鈴1兩,麻黃1兩(去節),五味子1兩,甘草1兩(炙令黃色)。

功效主治

肺臟虛實不調或痰滯咳嗽,頰紅虛煩。鼻淵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水1中盞,加沙糖少許,同煎至6分,食後、臨臥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十引《簡要濟眾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