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不留行子3合,龍骨2兩,野葛皮半分,當歸2兩,乾薑1兩,桂心1兩,栝樓根6分。
癰腫不能潰,困苦無聊賴。癰疽及諸雜腫已潰者。
上藥治下篩。
食訖,每服方寸匕,溫酒送下。以四肢習習為度,不知,稍加之。
《千金》卷二十二引浩仲堪方。
王不留行5兩。
竹木刺傷肌肉,久在肉中不出。
上為散。
每服1錢匕,溫酒調下,空腹、日午、夜臥各1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○。
王不留行2升(成末),甘草5兩,冶葛2兩,桂心4兩,當歸4兩。
癰腫。
上藥治下篩。每服方寸匕,以酒送下,日3夜1。
《醫心方》卷十五引《範汪方》。
王不留行1兩,赤芍藥3分,木通3分(銼),當歸3分,滑石1兩,子芩半兩,生乾地黃1兩,榆白皮3分(銼)。
虛勞小腸熱,小便淋瀝,莖中痛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2錢,食前以溫粥飲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九。
王不留行1兩,甘遂3分(煨令微黃),石韋1兩(去毛),葵子1兩半,木通2兩半(銼),車前子2兩,滑石1兩,蒲黃1兩,赤芍藥1兩半,當歸1兩半(銼,微炒),桂心1兩。
石淋及血淋,下砂石及碎血片,小腹結痛悶絕。
上為散。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,不拘時候溫服。以利為度。
《聖惠》卷五十八。
王不留行1兩,甘遂半兩(煨微黃),葵子1兩半,車前子1兩,木通1兩(銼),滑石1兩半,赤芍藥半兩,桂心半兩,蒲黃半兩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。
血淋疼痛不止。
上為散。
每服1錢,食前以粥飲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五十八。
王不留行1兩,當歸3分(銼,微炒),亂髮灰半兩,葵子3分,車前子3分,鯉魚齒1兩(細研),赤芍藥3分,枳實半兩(麩炒微黃)。
婦人勞冷淋,小腹結痛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。
王不留行10分(8月8日採),蒴藋細葉7分(7月7日採),桑東南根白皮10分(3月3日採),甘草18分,川椒3分(除目及閉口者,汗),黃芩2分,乾薑2分,芍藥2分,厚朴2分。
金瘡。癰疽發背,一切瘡腫。
上9味,桑根皮以上3味燒灰存性,勿令灰過,各別杵篩,合治之為散。
每服方寸匕,小瘡即粉之,大瘡但服之。產後亦可服。如風寒,桑東根勿取之,前3物皆陰乾100日。
《金匱》卷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