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砂平胃散

《回春》卷二: 香砂平胃散

配方組成

蒼朮(米泔制)2錢,厚朴(薑汁炒)2錢,陳皮2錢,香附(童便炒)1錢,砂仁5分,枳殼(麩炒)3分,山楂(去子)3分,麥芽(炒)3分,神曲(炒)3分,乾薑3分,木香5分,甘草3分。

功效主治

食鬱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1劑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3片,蘿蔔子1撮,水煎,磨木香同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二。

《壽世保元》卷三: 香砂平胃散

配方組成

蒼朮1錢5分,陳皮2錢,厚朴(姜炒)8分,白朮1錢5分,白茯苓(去皮)3錢,半夏(姜炒)2錢,砂仁1錢,香附(炒)2錢,神曲(炒)3錢,白芍2錢,甘草(炙)8分。

功效主治

食積洩瀉。腹痛甚而洩瀉,瀉後痛減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,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壽世保元》卷三。

《片玉痘疹》卷三: 香砂平胃散

配方組成

木香、砂仁、蒼朮、厚朴、陳皮、黃芩(酒炒)、甘草、山楂、麥冬、香附、神曲(炒)、黃連(酒炒)、白芍、藿香葉。

功效主治

痘瘡發熱腹痛者,或吐或瀉,或吐酸臭兼食積者。

使用方法

煨姜3片為引,水煎,空心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片玉痘疹》卷三。

《回春》卷二: 香砂平胃散

配方組成

香附(炒)1錢,砂仁7分,蒼朮(米泔制,炒)1錢,陳皮1錢,甘草5分,枳實(麩炒)8分,木香5分,藿香8分。

功效主治

傷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1劑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1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二。

《疫疹一得》卷下: 香砂平胃散

配方組成

蒼朮1錢半(炒),厚朴1錢(炒),陳皮1錢,木香5分,砂仁8分,甘草5分,生薑1片。

功效主治

食復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疫疹一得》卷下。

《片玉痘疹》卷三: 香砂平胃散

配方組成

木香、砂仁、蒼朮、厚朴、白茯苓、山楂肉、陳皮、炙草、麥芽、人參、白朮。

功效主治

痘瘡收靨,兼有食積,腹痛,屎臭,洩瀉。

使用方法

生薑、大棗為引,水煎,空心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片玉痘疹》卷三。

《濟陽綱目》卷十六: 香砂平胃散

配方組成

蒼朮(米泔浸、炒)、厚朴(姜制)、陳皮(去白)、甘草(炙)、香附、砂仁、黃連(炒)、山梔(炒)、川芎、白芍藥、辰砂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食鬱嘈雜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陽綱目》卷十六。

《金鑑》卷五十四: 香砂平胃散

配方組成

蒼朮(米泔水浸、炒)、陳皮、厚朴(姜炒)、甘草(炙)、縮砂(研)、香附(醋炒)、南山楂、神曲(炒)、麥芽(炒)、枳殼(麩炒)、白芍(炒)。

功效主治

傷食腹痛。

使用方法

生薑為引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金鑑》卷五十四。

《症因脈治》卷四: 香砂平胃散

配方組成

藿香、蒼朮、厚朴、甘草、熟砂仁。

功效主治

食積胃家成瘧,胸膈不利,噫氣吞酸,臨發胸前飽悶,嘔吐不寧,多發午後未、申之時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症因脈治》卷四。

《濟陽綱目》卷七十四: 香砂平胃散

配方組成

香附1錢,陳皮(去白)1錢,枳實(麩炒)1錢,山楂1錢,麥芽(炒)1錢,砂仁5分,木香5分,乾薑3分,檳榔3分,甘草(炙)3分,青皮(去白)1錢。

功效主治

食積脅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陽綱目》卷七十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