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星膏

《古今醫鑑》卷九: 南星膏

配方組成

生大南星1枚,草烏、細辛、白芷。

功效主治

面板、手足、頭面生瘡瘤,大者如拳,小者如粟,或軟或堅而不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細研稠粘,滴好醋三七滴為膏,如無生者,以幹者為末,醋調作膏。

使用方法

先將小針刺瘤上,令氣透貼之。癢則頻貼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九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六○引《吳氏集驗方》: 南星膏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1兩(臘月以黃牛膽制者),人參半兩(去蘆),防風半兩(去蘆),茯神3錢(去皮木),辰砂(別研)3錢,乳香(去砂石,別研)3錢,全蠍(去毒,微炒)3錢,殭蠶(去絲嘴,炒)3錢,酸棗仁(去殼,秤,炒)3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夜臥不寧,心神驚悸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雞頭子大,用金銀箔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粒燈心、棗湯送下;如欲久留,以粽子角丸,以薄荷、燈心湯磨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六○引《吳氏集驗方》。

《瘍科選粹》卷一: 南星膏

配方組成

五倍子1兩(炒),南星2兩,草烏2兩,黃柏2兩,白及2兩。

功效主治

瘡疽毒發險處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醋調如糊。

使用方法

隨腫處漸漸圍,逐至不險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科選粹》卷一。

《松崖醫徑》卷下: 南星膏

配方組成

牛膽南星(臘月以南星為末,填入黃牛膽中,風處陰乾,百日取用,宜親手修制者佳)5錢(炒用),人參3錢,白朮3錢,山藥(炒)3錢,白茯苓(去皮)3錢,白茯神(去心)3錢,羌活3錢,甘草(炙)3錢,白殭蠶3錢,全蠍(去毒,以薄荷汁浸,炙)3錢,辰砂2錢(水飛另研),麝香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精神不定,恍惚不寧,恐畏多哭。

炮製方法

上各為細末,一處和勻,煉蜜丸,如芡實大,金箔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食後用薄荷湯調化服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松崖醫徑》卷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