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聖丸

《御藥院方》卷十一: 五聖丸

配方組成

當歸1兩,熟乾地黃1兩,川芎1兩,白芍藥1兩,生乾地黃2兩。

功效主治

衝任氣虛損,月水不調,臍腹疼痛,崩中漏下,血瘕塊硬,發歇疼痛,妊娠宿冷,將理失宜,胎動不安,血下不止,及產後乘虛風寒內博,惡露不下,結生瘕聚,小腹堅痛,時作寒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60-70丸,食前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十一。

《仙拈集》卷二: 五聖丸

配方組成

五靈脂2錢,肉桂1錢,乳香1錢,沒藥1錢,木香5分。

功效主治

心氣胃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熱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仙拈集》卷二。

《仙拈集》卷一: 五聖丸

配方組成

黑牽牛3兩,皂角2兩,枯礬1兩,半夏1兩,陳皮1兩。

功效主治

痰壅塞,胸膈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煮蘿蔔汁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仙拈集》卷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七: 五聖丸

配方組成

肥皂角3挺(慢火燒存性1分,去子),青橘皮半兩(去瓤,炒),白礬半兩(焙),幹薄荷半兩,乳香1分,雷丸。

功效主治

腸風痔漏。子母痔,內痔,翻花痔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面和為丸,如綠豆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毒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0丸,用薄荷茶送下,1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七。

《醫林繩墨大全》卷九: 五聖丸

配方組成

川大黃4兩(先用酒浸半日,後用酒將大黃煮爛),全蠍4兩(酒洗,候幹,用陰陽瓦炙焦,研為末),黑白牽牛4兩(揀淨,炒焦色,研為末),殭蠶4兩(先去絲,用酒洗,幹為末),蟬退1兩(為末)。

功效主治

梅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同大黃搗濃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空心3錢,午2錢,酒送下。不過10日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林繩墨大全》卷九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