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氣散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二: 清氣散

配方組成

訶黎勒(炮,取肉用)1分,縮砂仁半兩,白豆蔻仁(懷幹)半兩,白茯苓(去皮)半兩,人參(去蘆)半兩,京三稜(洗,溼紙裹煨)半兩,胡椒半兩,良姜(炒)半兩,檀香1兩(不見火),丁香1兩(不見火),木香1分(不見火),乾薑(炮,洗)1兩半,橘紅1兩半,甘草2兩(炙),青皮(湯泡,去瓤)1分。

功效主治

脾胃虛弱,臟腑挾寒,中氣不和,停痰積冷,腹內膨脹,清濁不分,腸鳴飱洩,手足厥冷,臍腹多疼,嘔吐噁心,胸膈不快,多困少力,肢節怠墮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入鹽少許,煎大棗湯調下,或入鹽沸湯點服亦得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二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三: 清氣散

配方組成

牛黃1兩半,石膏1兩半,大黃半兩,甘草(炙)半兩,白殭蠶(炒去絲嘴)半兩,天南星曲1兩,硃砂3錢(別研),腦子3錢(別研)。

功效主治

風壅熱盛,誕潮氣急,煩躁不寧,身熱作渴,恍惚驚悸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後用新汲水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三。

《奇效良方》卷三十二: 清氣散

配方組成

粟殼(去瓤蒂)、五味子、桑白皮、紫蘇、青皮、款冬花、枳殼(麩炒)、陳皮各等分,甘草減半。

功效主治

喘急。

使用方法

上用慢火炒焦色,急傾水中煎服。加半夏、生薑煎尤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奇效良方》卷三十二。

《本事》卷四: 清氣散

配方組成

前胡(去苗,洗)、柴胡(去苗,洗)、川芎(洗)、枳殼(去瓤,銼,麩炒)、白朮、青皮(去白)、羌活(去蘆)、獨活(黃色如鬼眼者,去蘆,洗,焙,稱)、甘草(炙)、茯苓(去皮)、人參(去蘆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熱氣壅盛,痰涎,胸膈煩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水1盞,加荊芥1穗,煎7分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本事》卷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