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神散

《醫統》卷七十九: 三神散

配方組成

降真香末、五倍子末、銅末(鑄鏡面上削下者,於乳缽內研細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金刃或打傷出血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和勻。

使用方法

敷損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七十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: 三神散

配方組成

黑豆2兩(連皮炒),當歸(酒浸,切,焙)1兩,熟乾地黃(焙)1兩。

功效主治

歷節風,腰腳痛不得履地,及拗折傷腫,瘀血攻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,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八: 三神散

配方組成

幹葛1兩半,甘草(微炙)3錢,半夏(湯洗7次去滑)1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痰乳停積,煩渴喜飲,嘔吐不定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1錢,水6分盞,生薑2片,青竹茹少許,同煎至2分,去滓,乳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八。

《內經拾遺》: 三神散

配方組成

大茴香1錢5分,荔枝核1錢5分,橄欖核1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寒疝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空心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內經拾遺》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二: 三神散

配方組成

白殭蠶24枚(炒,去絲嘴),蠍梢5枚(去毒,微炒),地龍3條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疥癬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分作2服,小兒作5服。

使用方法

溫酒調下。服藥後澡浴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二。

《仙拈集》卷四: 三神散

配方組成

生礬2兩,硫黃8錢,胡椒4錢。

功效主治

坐板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豬油調擦,溼者幹摻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仙拈集》卷四。

《仙拈集》卷一: 三神散

配方組成

大附子、官桂、乾薑(炒黑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中寒。陰囊縮入,手足厥冷,腹痛脹滿,冷汗大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滾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仙拈集》卷一。

《醫統》卷五十: 三神散

配方組成

白茯神3兩,遠志(制)3兩,石菖蒲(去毛)3兩。

功效主治

健忘不記事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水1盞,煎8分,和滓,食後、空心各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五十。

方出《直指附遺》卷二十六,名見《醫部全錄》卷一七一: 三神散

配方組成

明白礬、黃丹。

功效主治

腋氣。

炮製方法

加麝少許,研末。

使用方法

敷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直指附遺》卷二十六,名見《醫部全錄》卷一七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七七: 三神散

配方組成

荊芥穗1兩半,桔梗1兩半,甘草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消渴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加生薑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七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