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蒿1斤(切,淨洗,去土),甘草1兩(炙黃色,為末),杏仁1兩(湯浸,去皮尖,另研),柴胡1兩(去蘆,為末,銀州者),鱉甲1兩(去裙,醋浸,炙令黃赤色,為末),蜜2合。
骨蒸勞。
先用童便5升,煎青蒿,取1升,去蒿滓,入小淨鍋子內,再煎如餳,入酥少許,及蜜、藥末等,熬成膏,可丸如梧桐子大。
忌豬肉、面、毒物。
每服20丸,漸加至30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《博濟》卷一。
青蒿汁2升,薄荷汁2升,生地黃汁2升,童便5升,硃砂1兩(細研,水飛過),麝香半兩(細研),桃仁5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研令細),柴胡3兩(去苗,為末),鱉甲5兩(塗醋,炙令黃,去裙襴,為末)。
熱勞煩心,口乾,面板枯燥,漸漸羸瘦。急勞,心肺積熱,鼻口焦乾,食慾無味,神昏欲睡,心胸脹滿,兩目多澀,四肢無力,足脛痠疼,腰腳拘急。
上件藥,取青蒿汁等及小便,相和一處,先煎令稠,然後下桃仁以下諸藥,更熬令稀稠得所,候可丸,即丸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以麥門冬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