珍珠1錢,象牙1錢,龍骨1錢,兒茶1錢,花蕊石1錢,血竭1錢,輕粉5分,白芷5分,白蘞5分,硃砂5分,冰片3分。
漏瘡。
上為末。飯為條,陰乾收用。
不可加減。
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
黃蜂巢1兩,魚膠4兩。
發背癰疽,黑敗之肉已去,遂生新肉者。
上銼碎,炒黑為度,研細末,放地上1宿,退去火毒,次日取出,加冰片5厘和勻。
瘡口每用豬蹄湯洗淨,拭乾,方上藥,以填滿為佳。
《虺後方》。
石膏(煅)1兩2錢,虢丹1兩2錢,當歸(去蘆)1兩2錢,乳香半兩(別研)。
上為細末。
用麻油調,塗瘡口,外以揭毒膏貼之,1日1換。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九。
生嫩松香(不拘多少,量加金毛狗同研細末)1兩,真瓜兒血竭(研細末)1錢,乳香(研細末)3錢。
刎傷,內管已實者。
上為細末,瓷瓶貯。
凡用時加天鵝絨(不研碎者)一層於藥上,包紮。如無天鵝絨,則用金毛狗毛代之。此藥可常用,冬天2-3日1換。如新肉難生者,更上玉紅膏,無不愈矣。
《外科證治全書》卷四。
乳香、沒藥、輕粉、海螵蛸(用三黃湯煮過)、寒水石(煅)、龍骨(煅)各等分。
痔漏。
上為細末。
摻患處,上用太平膏。
《回春》卷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