術苓湯

《東醫寶鑑·雜病篇》卷四引《入門》: 術苓湯

配方組成

蒼朮(土炒)2錢,滑石2錢,赤茯苓1錢,白朮1錢,陳皮1錢。

功效主治

吐清水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,作1貼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東醫寶鑑·雜病篇》卷四引《入門》。

《幼科直言》卷五: 術苓湯

配方組成

蒼朮(制)、厚朴(炒)、山楂、防風、柴胡、木香、陳皮、茯苓。

功效主治

霍亂上吐下瀉。

使用方法

生薑1片為引。兼服和中丸或五苓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科直言》卷五。

《醫部全錄》卷四三一: 術苓湯

配方組成

白朮2錢,茯苓1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,因脾虛肝乘之,手足搐動,四肢惡寒而食少。

使用方法

上煎湯。入竹瀝,熱下龍薈丸30丸,保和丸20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部全錄》卷四三一。

《醫統》卷五十一: 術苓湯

配方組成

白朮3錢,白茯苓2錢。

功效主治

脾虛盜汗。

使用方法

水1盞半,加生薑3片,大棗2枚,煎8分,調妙香散,至夜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五十一。

《直指》卷九: 術苓湯

配方組成

黃耆(炙)半兩,防風半兩,白茯苓半兩,白朮半兩,麻黃根節半兩,甘草(炙)2錢。

功效主治

虛汗,盜汗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加小麥百粒同煎,臨臥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》卷九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