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薑3兩,茯苓3兩,白朮8兩,枳實4枚(炙)。
酒澼。飲酒停痰水不消,滿逆嘔吐,目視(目巟)(目巟),耳聾,腹中水聲。水飲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忌桃李、雀肉、大醋、生冷之類。
每服5丸,日3次,稍加之。
《外臺》卷八引《深師方》。
白朮(炒)1兩,半夏曲1兩,白茯苓(去皮)半兩,吳茱萸(湯泡7次,炒)半兩,人參(去蘆)半兩,枳實(去瓤、麩炒)半兩,神曲(炒)半兩,麥糵(炒)半兩(別為末)。
腹間虛熱。
上為細末,將神曲、麥糵、生薑汁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-30丸,食後薑湯送下。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二。
天南星、半夏、芫花、自然銅各等分(生用)。
一切積聚,痃癖,氣塊,及大小結胸,痛不能仰。
上為末,醋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5-7丸,食前溫水送下。良久蔥粥投之。
《宣明論》卷七。
半夏1兩(湯洗7次),陳皮(焙)半兩,青皮(焙)半兩,枳實(去瓤,麩炒)半兩,幹葛(焙)半兩,生薑(炒)半兩。
痰飲。
上為細末,姜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50-70丸,茶、酒任下。
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