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膽1錢,珍珠1錢,麝香1錢,冰片1錢,血竭3錢,沒藥3錢,雄黃3錢,月石3錢,西黃2錢,蟾酥2錢,黃連2錢,沉香2錢,葶藶2錢,梅花瓣2錢。
外瘍腫毒,癰疽發背,疔瘡惡症,紅腫疼痛初起,山嵐障氣,時疫痧脹。
加人乳烊化為丸,金箔為衣。
每服1丸,好酒化下。外治外敷。
《飼鶴亭集方》。
硃砂2錢,雄黃2錢,白硼2錢,血竭2錢,乳香(去油)1錢,沒藥(去油)2錢,蟾酥(人乳浸)1錢,牛黃1錢,苦葶藶2錢,冰片1錢,沉香1錢,麝香6分,珍珠6分(上白者佳),熊膽6分。
諸般無名腫毒,十三種紅絲等疔,喉痺。無名腫毒,疔毒惡瘡,外科熱毒初起之時,發熱惡冷,紅腫疼痛,嘔吐噁心,煩悶攪鬧,起線走黃,喉蛾喉痺,腫閉不通,實火牙痛,口舌諸瘡,齦腐起疳,小兒驚風,發熱抽搐。
上為細末,將人乳浸透蟾酥,研入諸藥調勻為丸,如梧桐子大,金箔為衣。
忌發物21日更妙;陰性瘡疽,慢驚風症,陰虛白喉等均忌用,孕婦勿服。
凡遇瘡毒,用藥1丸,壓舌根底含化,隨津嚥下,藥盡用酒蔥白隨量飲之,蓋被臥之,出汗為度。
《洞天奧旨》卷十四。
輕粉1錢,梅片4分,蜈蚣10條(土炙),當門子3分,寒水石3錢,制乳香(去油)7錢,炙沒藥(去油)7錢,蟾酥(火酒浸,切片)2錢,雄黃5錢。
無名腫毒。
上為末,用蟾酥(火酒浸爛)入藥為丸,金箔20-30張為衣,宜陰乾,作500丸,蠟封。
每服1丸,入蔥白內打碎,陳酒送下,取汗。無名腫毒,未成即消,已成即潰。
《青囊秘傳》。
硃砂1錢,明雄1錢,梅片5分,牛黃1分,琥珀5分,苦葶藶5分,龍膽草2錢,乳香1錢,沒藥1錢,硼砂5分,沉香3分,血竭2分,蟾酥3分,苦參5分。
咽喉口舌諸症。
上為細末,人乳為丸,金箔為衣。
孕婦忌用。
每服1丸,與患者壓舌底。
《喉科紫珍集》卷下。
乳香(去油)3錢,珍珠8分,沒藥(去油)2錢,京牛黃2錢,硃砂2錢,熊膽6分,硼砂2錢,苦葶藶2錢,片腦1錢,血竭2錢,沉香1兩,麝香6分,雄黃2錢,蟾酥2錢(人乳拌)。
疔毒及惡瘡初起,天行瘟毒,咽喉等腫痛。
上為細末,用人參汁為丸,如黍米大,金箔為衣。
每服輕者2丸,重者4丸,先用無根水送下,次以1粒噙於舌下化之。
《奇方類編》卷下。
乳香(炙)30兩,雄黃30兩,沉香15兩,蟾酥(酒化)60兩,沒藥(炙)30兩,血竭30兩,白梅花150兩,硃砂30兩,硼砂30兩,葶藶子30兩,生石決明18兩。
疔毒惡瘡,癰疽發背,瘡癤紅腫。
上為細末,每453兩細末兌入牛黃15兩,珍珠粉(豆腐炙)9兩,冰片15兩,麝香9兩,熊膽9兩,研極細末,混合均勻,用冷開水泛為小丸,每兩分為400丸,用金箔為衣。每兩用金箔5張。
孕婦忌服。
每服2-3丸,每日2次,黃酒送下,溫開水亦可。外敷用醋化開,敷患處。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