葶藶子散

《醫心方》卷十引《效驗方》: 葶藶子散

配方組成

藍葉3兩,大黃1兩半,葶藶子2兩(熬)。

功效主治

大腹水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每服2方寸匕,食後酒送下。欲丸服,煉蜜為丸,如大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20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心方》卷十引《效驗方》。

方出《外臺》卷十引《崔氏方》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二: 葶藶子散

配方組成

葶藶子3升(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上氣咳嗽,長引氣不得臥,或水腫,或遍身氣腫,或單面腫,或足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以清酒5升漬之,春、夏3日,秋、冬7日。

注意事項

服藥唯須慎酒面、生冷、雞豬、魚肉。必須好瘥平復,始可停藥。

使用方法

初服如胡桃許大,日3夜1。冬日2夜2,量其氣力,取微利為度。如患急困者,不得待日滿,亦可以綿細絞即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外臺》卷十引《崔氏方》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二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: 葶藶子散

配方組成

葶藶子1分(微炒),胡桐律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疳,蝕口及齒斷,宣露齒落,臭穢不可近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以臘月豬脂半兩調和,微煎為膏,用柳條箸子,以綿裹,微微搵藥,時時烙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