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菖蒲(去毛,1寸9節者佳)1兩,地骨皮(去木)1兩,白茯神(去皮木)1兩,遠志肉(甘草水泡,去心)1兩,人參(去蘆)3錢,巴戟天(去骨)5錢。
健忘。
上為末,用白茯苓(去皮)2兩、粘米2兩共打粉,外用石菖蒲3錢打碎煎濃湯,去滓,煮糊為丸。
每服30-50丸,食後、午時、臥時服。
《古今醫鑑》卷八。
人參2錢,白茯神(去皮木)3錢,當歸(酒洗)3錢,酸棗仁(炒)3錢,麥門冬(去心)3錢,遠志(去心)3錢,龍眼肉3錢,生地黃(酒洗)3錢,玄參3錢,硃砂3錢,石菖蒲(去毛,1寸9節者佳)3錢,柏子仁(去油)2錢。
健忘,怔忡不寐,及不善記而多忘者。
上為細末,獖豬心血為丸,如綠豆大,金箔為衣。
每服20-30丸,糯米湯送下。
《回春》卷四。
巴豆5枚(取霜),神曲半兩(末),半夏1兩(洗),雄黃1兩,白麵1兩(炒)。
膈氣,酒膈,酒積,涎嗽,腹痛,吐逆,痞滿。
上為末,酒、水為丸,如小豆大,細米糠炒變赤色。
食後溫齏汁送下;止嘔吐,生薑湯送下。
《宣明論》卷七。
熟地3兩,白朮3兩,黃耆3兩,當歸3兩,蓮子3兩,茯苓4兩,生地2兩,柏子仁2兩,棗仁2兩,麥冬2兩,天冬2兩,琥珀1兩6錢,玄參(去蘆)1兩6錢,甘草1兩6錢,丹參1兩6錢,桔梗1兩6錢,山萸4兩,五味子6錢,遠志6錢,九菖蒲6錢,人參(去蘆)6錢。
心血不足,怔忡不安,失眠健忘,目暗耳鳴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重2錢5分,硃砂為衣。
每服1-2丸,溫開水送下,1日2次。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