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谷丸

《雞峰》卷三十: 消谷丸

配方組成

吳茱萸、大麥糵、神曲(炒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脾胃虛冷,腹脅脹滿,臟腑不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三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五: 消谷丸

配方組成

陳曲(炒)、木香、人參、乾薑(炮)、麝香(研)、甘草(炙,銼)、枳殼(麩炒,去瓤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宿食不消,體熱多眠,嘔噦氣上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黃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溫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五。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五: 消谷丸

配方組成

烏梅肉1兩,川姜(炮、洗)1兩,神曲(炒)1兩,麥糵(炒)1兩,香附子(去毛)3兩,官桂(去粗皮,不見火)3兩,縮砂仁3兩,益智仁2兩,紫蘇葉2兩,茯苓2兩(去皮),甘草1兩半(炙)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-50丸,食前熟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五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六: 消谷丸

配方組成

肉豆蔻1枚(面裹煨),檳榔(尖者)1枚,神曲2兩(炒),青橘皮(去白)1兩,京三稜(炮,切)1兩,陳橘皮(去白)1兩,大麥糵(炒)1兩,木香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脾胃氣弱,飲食多傷,胸膈痞悶,不思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用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食後橘皮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