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樺皮方寸匕。
乳癰初發、腫痛結硬欲成膿。
以無灰酒服。臥及覺已愈。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十四引《靈苑方》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八。
杏仁(去皮尖,用水1碗,於銀銚於內熬,候水減一半以來,取出放令幹)2兩,荊芥穗2兩,枳殼(去瓤,用炭火燒存性,取出於溼紙上令冷)4兩,樺皮(燒成灰)4兩,甘草(炙)半兩。
肺臟風毒,遍身瘡疥,及癮疹瘙癢,搔之成瘡;面上風刺,及婦人粉刺。
上藥除杏仁外,餘藥為末,去將杏仁別研令極細,次用諸藥末旋旋入研令勻。
每服2錢,食後溫酒調下,日3次。瘡疥甚者,每日頻服。
《局方》卷八。
樺皮半兩,頭髮半兩,蛇蛻半兩。
小兒斑瘡入眼,及裹黑睛。
上銼細。淨器內點火燒之,候煙盡,研細。
每服半錢,煎黑豆湯,入酒3滴調下,1日5次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八引《莊氏家傳》。
樺皮(手掌大)1方,皂龜子7個。
吹奶。
上燒成灰。
好酒空心調服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四七引《海岱居士秘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