斂肺湯

《成方便讀》卷四: 斂肺湯

配方組成

百藥煎、訶子皮、五味子、黃耆皮、白及片、胡桃肉、罌粟殼、甜杏霜。

功效主治

久嗽,純虛無邪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成方便讀》卷四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十七: 斂肺湯

配方組成

知母(焙)1兩,百部1兩,百合1兩,白前1兩,芍藥1兩,黃耆(銼)1兩,款冬花1兩,馬兜鈴1兩,貝母(去心)1兩,五味子1兩,前胡(去蘆頭)1兩,青橘皮(湯浸去白,焙)1兩,防葵1兩,大黃(生,銼)1兩,麻黃(去根節)1兩,桃仁(去皮尖雙仁,炒黃)1兩,白朮(銼,炒)1兩,升麻1兩,紫菀(去苗土)大棗(去核,焙)1兩,檳榔(麩炒)1兩,甘草(炙)1兩,葛根1兩,防已1兩。

功效主治

肺臟壅熱,咳嗽多痰,面色赤,口乾,氣急煩滿,大腸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加水1大盞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十七。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二: 斂肺湯

配方組成

北五味3錢,黃芩2錢,麥冬3錢,甘草節5分。

功效主治

疹收之後,喘急悶亂,頭折眼吊,胸膛高陷,角弓反張,目睛直視,唇白麵黃,口鼻歪斜,名曰肺氣耗散,正氣不歸原也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