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龍湯

《活人書》卷十九: 黃龍湯

配方組成

柴胡1兩,黃芩1分半,人參1分半,甘草(炙)1分半。

功效主治

妊婦寒熱頭痛,嘿嘿不欲飲食,脅下痛,嘔逆痰氣;及產後傷風,熱入胞宮,寒熱如瘧;並經水適來適斷,病後勞復,餘熱不解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,如麻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水1盞半,煎1盞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人書》卷十九。

《竹林女科》卷一: 黃龍湯

配方組成

黃耆1錢5分(蜜多),當歸1錢,白芍1錢,白朮(蜜炙)1錢,蒼朮(米泔浸)1錢,陳皮1錢,生地黃3錢,甘草(炙)3錢,熟地黃5錢,柴胡2錢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勞役,脾胃虛損,漏下不止,其色鮮紅,氣短氣逆,自汗不止,身體發熱,大便洩瀉,四肢無力,不思飲食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竹林女科》卷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六: 黃龍湯

配方組成

灶底當釜直下赤土。

功效主治

因食中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不拘多少,以冷水調下;或犀角水磨取汁飲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六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一引《傅氏活嬰方》: 黃龍湯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1錢,山藥1錢,生乾地黃1錢,澤瀉1錢,赤茯苓1錢,甘草1錢,腦子少許,麝香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嬰兒出胎,血肉未斂,面目俱黃,不啼,鼻幹撮口,四肢不能伸縮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溫水點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一引《傅氏活嬰方》。

《傷寒六書》卷三: 黃龍湯

配方組成

大黃、芒消、枳實、厚朴、甘草、人參、當歸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熱邪傳裡,胃中燥屎結實,而致結熱利證,心下硬痛,下利純清水,譫語發渴,身熱。溫疫應下失下,耽擱失治,或為緩藥羈遲,火邪壅閉,耗氣搏血,精神殆盡,元神將脫,邪火獨存,以致循衣摸床,撮空理線,筋惕肉瞤,肢體振戰,目中不了了。

使用方法

水2鍾,加生薑3片,大棗2枚,煎,後再加桔梗煎1沸,熱服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寒六書》卷三。

《杏苑》卷八: 黃龍湯

配方組成

柴胡1錢5分,黃芩1錢,人參1錢,川芎1錢,白朮8分,甘草1分,橘紅1錢,竹茹慄大1團。

功效主治

經水適斷,寒熱如瘧,頭疼咳嗽,噁心欲吐,噦逆不已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加生薑5片,大棗1枚,水煎,食遠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杏苑》卷八。

《肘後方》卷二: 黃龍湯

配方組成

糞汁(絞,陳久者佳)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已6-7日,熱極,心下煩悶,狂言見鬼,欲起走;食菌遇毒死。瘟病垂死。

使用方法

飲數合至1-2升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肘後方》卷二。

《聖惠》卷十八: 黃龍湯

配方組成

伏龍肝半兩,當歸3分(銼,微炒),甘草3分(炙微赤,銼),赤芍藥3分,黃芩3分,川樸消3分,川升麻3分,生乾地黃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熱病鼻衄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以水1大盞,入竹茹1分,煎至5分,去滓,不拘時候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十八。

《保命集》卷下: 黃龍湯

配方組成

柴胡、人參、甘草、黃芩、生薑、大棗。

功效主治

產前寒熱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保命集》卷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