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黃2錢,甘遂8分,牽牛8分,芫花8分,陳皮8分,木香2分,大戟7分。
一切水溼腫滿,腹大脹硬。
上銼1劑。
水1鍾半,煎8分,溫服。
《杏苑》卷三。
大黃2兩,甘遂(面裹,煮)1兩,大戟(醋炒)1兩,芫花(醋炒)1兩,青皮(去白)5錢,檳榔5錢,陳皮(去白)5錢,木香5錢,牽牛頭末4兩,輕粉1錢(張子和方無輕粉)。
水溼痰飲熱毒內鬱、氣血壅滯所致積聚腫脹,二便秘澀,潮熱口渴,喘咳面赤,脈沉數有力,風熱鬱痺,走注疼痛及婦人血逆氣滯等證。
上為末,水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氣虛者慎之;甚者忌食鹽醬百日;勿與甘草同用,孕婦勿服。
每服30-50丸,臨臥溫水送下。以利為度。
《袖珍》卷三引《聖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