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驚丸

《玉機微義》卷五十: 利驚丸

配方組成

南星4錢,半夏4錢(為末,並以生薑汁和作餅子,曬乾),真珠(新白者)2錢,巴豆(去油淨)1錢,硃砂4錢,輕粉半錢,麝半錢,腦子半錢,白頸蚯蚓1條(用刀截斷首尾,兩頭齊跳者用之,去土秤)2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風熱丹毒,急慢啞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麵糊為丸,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1歲兒服1丸,燈心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玉機微義》卷五十。
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: 利驚丸

配方組成

青黛1錢,輕粉1錢,牽牛末5錢,天竺黃2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驚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白麵糊丸,如小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薄荷湯送下。一法煉蜜為丸,如芡實大;每服1粒,化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。

《直指小兒》卷一: 利驚丸

配方組成

龍膽草2錢,防風2錢,青黛2錢,蘆薈2錢,南星(炮)2錢,鉤藤2錢,牙消1錢,鐵粉1錢,腦少許,麝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麵糊為丸,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丸,煎金銀湯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小兒》卷一。

《簡明醫彀》卷六: 利驚丸

配方組成

龍膽草3錢,青黛(畫家用者)3錢,防風3錢,鉤藤2錢,黃連1錢,牛黃2分,麝香2分,冰片2分(黛、牛、麝、冰研細末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驚搐搦,熱在筋脈,脈浮數洪緊,虎口紋青紫相半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四味和勻,神曲糊丸,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金銀薄荷煎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簡明醫彀》卷六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七: 利驚丸

配方組成

硃砂(別研)1錢,阿魏(溼紙裹,湯上燻令軟)1錢,乳香(研)1錢,蠍梢7枚(去毒,微炒),蜈蚣1條(炙黃),巴豆6個(去皮,水浸3日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慢驚風,涎壅,吐咽不下,神志昏憒,目瞪搐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次入阿魏、巴豆,同研成膏,如未成即用重湯煮之,旋丸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1歲兒每服3丸,濃煎蘿蔔子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利下涎即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七。

《永樂大典》卷九七六引《經濟小兒保命方書》: 利驚丸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(炮裂,取末)1錢,巴豆(去油盡,取粉)半分,全蠍2個,白附子(炮)半錢,滑石半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五臟蘊積作熱,暴發驚證,手足搖動,目睛上視,腹肚壯熱,大便秘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以水滴面為丸,如麻子大,以辰砂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量大小加減,用薄荷湯吞下。俟下惡物痰積,用黃金散調理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永樂大典》卷九七六引《經濟小兒保命方書》。

《醫部全錄》卷四三二引《幼幼近編》: 利驚丸

配方組成

半夏5錢,天南星5錢(姜制),滑石3錢,蛤粉(煅)3錢,硃砂3錢,雄黃5錢,巴豆1錢,麝香3分,輕粉3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驚,並臍風撮口。

炮製方法

飯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用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部全錄》卷四三二引《幼幼近編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