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胡索(醋炒)112兩,白朮(炒)112兩,官桂112兩,川芎112兩,白芍112兩,茯苓112兩,沒藥(炙)112兩,丹參112兩,熟地112兩,鹿角霜112兩,吳茱萸(炙)112兩,阿膠(炒珠)112兩,藁本112兩,白芷112兩,甘草112兩,赤石脂(煅)112兩,白薇112兩,橘皮224兩,當歸224兩,香附(炙)336兩,人參(去蘆)32兩,益母草320兩,砂仁80兩,黨參(去蘆)56兩。
子宮寒冷,經期不準,腹痛腰痠,四肢無力。
上為細末,過羅,煉蜜為丸,重3錢。
每服1丸,溫開水或薑湯送下,1日2次。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金華香附15兩(分作5宗,如法5制。3兩,蓬術1兩半、艾葉1兩半,米泔浸;3兩,玄胡1兩半、川芎1兩半,煎湯浸;3兩,三稜1兩半、柴胡1兩半,醋浸;3兩,紅花1兩半,烏梅30枚,鹽水浸;3兩,當歸3兩,煎湯浸。春浸5日,夏浸3日,秋浸7日,冬浸10日)。
婦人諸病。
曬乾為末,晚米飯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臨臥酒送下。
《女科切要》卷八。
元胡(醋制)7兩,生白芍7兩,川芎7兩,茯苓(去皮)7兩,黃芩7兩,陳皮14兩,鹿角霜15兩,白芷7兩,黨參(去蘆)5兩5錢,當歸14兩,白薇7兩,丹皮7兩,白朮(麩炒)7兩,制沒藥7兩,肉桂(去粗皮)7兩,熟地7兩,生阿膠7兩,藁本7兩,甘草7兩,砂仁5兩,香附(醋制)15兩,益母草1斤4兩,煅赤石脂7兩。
經血不調,趕前錯後,腰腿痠痛,腹痛脹滿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3錢重,蠟皮或蠟紙筒封固。
孕婦忌服。
每服1丸,白開水送下。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天津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