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南星散

《醫林纂要》卷九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1個(重9錢以上者。就地作小坎,深入8寸許,炭火燒通紅,以真米醋半盞,灑入坎中,即納南星於內,又以火炭密蓋之,更用盆蓋其上,1飯時取出,洗淨,切,焙)。

功效主治

驚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或1錢,或5分,如風癇、肝癇,用生薑4片,紫蘇5葉,同煎,加豬膽汁少許和服;如驚多及心癇,用琥珀(研)1錢,全蠍1錢,石菖蒲5分,同生薑湯調末服;如乳滯及脾癇,用巴豆霜少許,杏仁3粒,同和,以人參湯調末服;如痰湧肺癇,用皂角末少許,沙參湯調末服;如腎癇僵直,用烏蛇乾肉1錢,附子制熟者1片,同炮薑湯調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林纂要》卷九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四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(大者,微泡去皮)。

功效主治

囟開不合,鼻塞不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淡醋調塗緋帛上,貼囟上,火炙熱手,頻熨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四。
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四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南星半兩,乾薑2錢,白附子3錢,麻黃1錢半,全蠍3個,硃砂1分,麝香1分。

功效主治

偏頭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酒調服。服後側臥,令痛處半邊在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四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四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蜈蚣1條(全者,去頭足,炙黃),天南星(生用)2錢半,防風(去蘆頭,生用)2錢半,草烏頭(生,去皮尖)2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破傷風,遊入四肢,口不能語及四肢強硬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熱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四。

方出《續本事》卷五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三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(大者)2個,(蟲半)粉、甘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氣喘,咳嗽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水1盞,加生薑3片,煎至7分,臨臥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續本事》卷五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三。

方出《續本事》卷五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三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、半夏、青皮(炒令黃)、白礬(炒)各等分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好北棗去核,入藥在內,細嚼嚥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續本事》卷五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三。

《雞峰》卷十六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末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頭痛,面腫。

使用方法

上用溫酒調,以翎塗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二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(大者)1枚,雄黃皂子大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走馬疳,蝕透損骨。

炮製方法

上2味,先用天南星當心剜作坑子,次安雄黃一塊在內,用大麥面裹合,炭火內燒令煙盡,取出候冷,入麝香1字,同研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新綿搵血,然後於瘡上摻藥,1日3次敷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九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(炮)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黃柏(去粗皮)半兩,鉛丹(研)1分,麝香(研)半分。

功效主治

附骨疽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除麝香、鉛丹外,搗羅為散,入2味和勻。

使用方法

幹敷瘡上,1日3-5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八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1兩(銼如骰子大)。

功效主治

吐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以炭灰汁浸1宿,漉出湯洗,焙乾,搗羅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酒磨自然銅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八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八四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蠍7個,人參3錢,蛇退3錢,天南星(取心為末)1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薄荷、蜜湯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八四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八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半兩(炮裂),蠍梢半兩(生用),生附子半兩(炮裂),附子半兩(炮裂,去皮臍),天麻半兩,膩粉1分,半夏3分(湯洗7遍,去滑,以生薑3分去皮同搗令爛,炒幹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中風,口噤,四肢強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研入膩粉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生薑、薄荷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六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(酸漿水煮透心軟,切,曬乾)1兩,菊花3分,自然銅(燒赤,醋淬)1兩,防風半兩(用水1碗,同菊花、自然銅、防風3味煮,水盡為度,去防風、自然銅不用,只用菊花),芎1兩。

功效主治

偏頭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5味,除2味不用外,搗羅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匕,臘茶清少許調,只作1口呷盡,分作3咽,每咽點頭1點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六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一三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、雄黃、烏頭尖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諸般風及跌撲損傷中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幹摻上;或揉微破敷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一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二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1枚(大者。掘地作坑,安磚子1片,先用火燒赤後,放天南星於熱磚上,用酒半升,傾天南星上,即以盞子覆之,候冷,銼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天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字,溫酒調下;2歲以下,以乳汁調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二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二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半兩(水浸1宿,切作片子,焙乾),半夏半兩(湯洗7遍去滑),幹蠍半兩(微炒),肉桂1兩(去皺皮),白花蛇1兩(酒浸,去皮骨,炙令微黃),白殭蠶半兩(微炒),細辛半兩,白附子半兩(炮裂),犀角3分,膩粉1分,天竺黃3分。

功效主治

急風及破傷風、角弓等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半兩(生薑汁拌,炒令黃),白附子半兩(炮裂),附子半兩(炮裂,去皮臍),烏蛇肉半兩(酒拌,炒令黃),幹蠍半兩(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中風,口噤,四肢拘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以生薑溫酒調下,拗開口灌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半兩,半夏半兩(湯洗7遍去滑,以生薑半兩同搗令爛,焙乾),蠍梢1分,麻黃半兩(去根節),川烏頭1分,赤箭半兩,桂心1分,麝香半分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中風,牙關緊急,四肢強直,心胸痰涎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生用,為細散,研入麝香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字,以豆淋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五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(銼,醋拌,炒微黃)1兩,白附子(炮裂)1兩,幹蠍(微炒)1兩,羌活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防風(去蘆頭)1兩,萆薢(銼)1兩,丹參1兩,藁本1兩,天麻1兩,烏蛇肉(酒浸,炙微黃)1兩,桂心1兩,威靈仙1兩,牛膝(去苗)1兩,躑躅半兩(醋拌,炒令幹),川烏頭半兩(去皮臍,銼,酒拌,炒微黃),犀角屑半兩,麻黃2兩(去根節),白殭蠶半兩(微炒),牛黃1分(細研),麝香1分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風,無問緩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,入研了藥,更研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豆淋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一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半兩(炮裂),附子1分(炮裂,去皮臍),乾薑半兩(炮裂),半夏半分(湯洗7遍,去滑),漢防己半兩,天麻1分,甜葶藶半分(隔紙炒令紫色),麝香1分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破傷風及急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十九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1兩(炮裂),白附子1兩(炮裂),桑螵蛸1兩(微炒),白殭蠶1兩(微炒),藿香1兩,幹蠍1兩(微炒),硃砂3分(細研),麝香1分(細研),膩粉3錢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不語,筋脈拘急、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入後3味,更研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十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六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1兩,半夏1兩(2味為末,水8升,浸2復時,逐日換水,日足陰乾),附子(生末)6錢,烏頭(生末)7錢。

功效主治

風頭痛,心膈煩熱,上焦壅滯,頭面虛汗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大人半錢,小兒1字,生蔥、薄荷茶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六。

《保嬰易知錄》卷下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(去皮臍,研細末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重顎,上顎層疊腫硬,甚則上顎成瘡如黃粟,口中腥臭。

使用方法

用醋調塗腳心,男左女右,厚皮紙貼;如干,再用醋潤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保嬰易知錄》卷下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: 天南星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半兩(炮裂),谷精草半兩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黃芩半兩,麝香1分(研細,入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眼疳及雀目。

使用方法

上為細散,用羊肝1具切破,入藥末2錢,用串子炙令熟,空心服。後用不淘米,煮粥半盞壓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