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減六味地黃丸

《癧科全書》: 加減六味地黃丸

配方組成

茯苓1兩5錢,熟地4兩,澤瀉8錢,炙甘草5錢,枸杞1兩5錢(鹽水炒),萸肉1兩5錢,青皮5錢(鹽水炒),半夏8錢,粉丹皮8錢,煅龍骨1兩,煅牡蠣1兩,杜仲1兩(炒黑),白芥子1兩。

功效主治

寒痰凝結所致的陰火癘,頸際夾起,大如卵形,堅硬異常,或一邊,或兩邊,或帶小核數粒,體質羸弱或後天虧損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,切勿火焙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早、晚飯後淡鹽湯送下。加減作湯劑亦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癧科全書》。

《醫學碎金錄》引《家庭常識》第七集: 加減六味地黃丸

配方組成

熟地6兩,山藥4兩,茯苓2兩,丹皮2兩,蓮鬚1兩,龍骨3兩(生研,水飛),芡實2兩,萸肉4兩,魚鰾膠(蛤粉炒成珠)4兩。

功效主治

遺精,體虛不甚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早、晚各服3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碎金錄》引《家庭常識》第七集。

方出《朱仁康臨床經驗集》,名見《千家妙方》卷下: 加減六味地黃丸

配方組成

生地15g,丹皮9g,茯苓9g,澤瀉9g,山藥9g,當歸9g,丹參9g,茜草9g,紅花9g,生甘草6g。

功效主治

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朱仁康臨床經驗集》,名見《千家妙方》卷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