瀝青1兩,小油2錢。
打破損傷。
上將瀝青於銀石器內慢火熬開,攪多時,看硬軟,次下乳香,沒藥,黃丹、黃蠟,再攪勻,盛瓷瓶內。
用時敷之。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八八引《醫林方》。
蓖麻肉5兩(打爛),嫩松香10兩,杏仁霜2兩,銀硃2兩,廣丹2兩,掃盆2兩,茶油(夏用1兩5錢,冬用2兩)。
一切癰疽瘡癤,未成能消,已成能潰,已潰能拔毒排膿。
搗透,千捶成膏,不可太老。外貼之。
《丁甘仁家傳珍方選》。
乳香2兩,當歸2兩,琥珀1兩,香白芷1兩,沒藥1兩,白芍1兩,白及1兩,白斂1兩,瀝青16兩,黃丹1兩,小油4兩,綿子1兩,木炭3斤,定瓷碗2只。
折傷。
上為細末,同瀝青放在碗內,用文武火熬,以瀝青熔開,次下小油,徐徐下之,看視硬軟得所,用綿濾在木盆內,放溫,次下丹熬成膏。
用時攤於紙上用之。
《御藥院方》卷十。
當歸(銼)1兩,赤芍藥1兩(銼),天台烏藥1兩(銼),小油半斤(以上3味浸油7日7夜),沒藥1兩(研為細末),乳香2兩(研為細末),琥珀1兩(研為細末),瀝青1斤,黃丹10兩。
從高下墜,落馬傷損,瘀血結滯,筋脈攣急,肌肉腫硬,疼痛不可忍者。
上藥先將瀝青以銀石器內慢火熬,鐵篦子攪化開為度,覷時月看硬軟,旋旋入浸藥油,硬軟停當:次入另研藥3味攪勻,用綿濾在淨水盆內,以手持拔,如錫白色;次入黃丹,再持拔令勻,盛在瓷盒內。
每用熱鐵篦子攤在厚軟紙上,貼患處。
《御藥院方》卷十。
南星2兩,銀硃3錢,血竭3錢,消石3錢,潮腦3錢,輕粉2錢,乳香2錢,貓頭骨1具(煅),石灰1兩(用大黃3錢,切片,同炒至石灰紅色,去大黃)。
瘰癧、痰核、結塊,不分新久,但未穿破者。
上為細末,陳米醋熬稠。
調藥敷核上,3日1換。敷後皮嫩微損者,另換紫霞膏貼之,其核自消。
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