鱉甲1枚重2兩(好醋煮1時辰,令裙襴自脫而出,淨洗,別以醋煮,為粗末,取半兩淨者),大草果5枚(去皮),半夏5枚,生薑5塊(如大拇指大,連皮用),甘草5寸(炙),大棗5枚(去核)。
久瘧不瘥,不拘寒熱多少。
上同搗爛,並作1服。以無字白紙數重裹之,水溼透,入灰火內煨令香熟取出。以水5盞,煎1盞,去滓;再以水2盞煎至1盞,連前者和勻,分2服,每服發日五更暖服1盞,至欲發時再暖服1盞。輕者當日即止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○○。
人參、茯苓、黃耆、白朮、黃芩、當歸、白芍、熟地、川芎、陳皮、香附、知母、柴胡、牡蠣、前胡。
妊娠氣血兩虛,風寒外襲。寒熱如瘧,或寒多熱少,熱多寒少,早晏無常。始則頭痛脊強,憎寒發熱,狀類傷寒。日久體瘦,口苦咽乾,胎氣不安。
《陳素庵婦科補解》卷三。
烏梅7個,棗子7個(去核),草果子3個(去皮),青皮1錢,陳皮1錢,大甘草3寸,生薑1兩半,鱉甲半兩(醋炙),大川烏2錢半(去皮臍),半夏14個(湯浸洗7次)。
一切寒熱,久而欲成勞瘵者。
上(口父)咀,作1服,用皮紙裹之,凡4重,外再以溼紙裹,用慢火煨,聞藥香即取出。用水2碗,煎至1碗,熱服。
《百一》卷十一。
草豆蔻7個(和皮細切),厚朴半兩,烏梅10個(去核仁),甘草1分,人參1分,大棗10枚,肥姜1分(連皮),陳皮7個(全者,洗淨,切),良姜1分。
妊娠脾寒如瘧,發熱無時。
上為末,分作6裹,先以鹽水蘸紙溼,裹煨香熟。
第1服1裹,水1碗,煎1碗,溫服;第2服用2裹,並煎滓,以水2碗,煎1碗,溫服;第3服用3裹,並煎滓,以水3碗,煎1碗,作2服,並空心食前溫服。
《女科百問》卷下。
茴香子3兩(炒)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阿膠(炒令燥)半兩,芎3分,當歸(切,焙)3分,桑寄生(銼)3分,甘草(炙)3分,陳橘皮(湯浸去白,焙)3分。
妊娠胎動腹痛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,食前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