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風飲

《眼科全書》卷五: 防風飲

配方組成

人參8分,當歸8分,黃耆8分,甘草8分,防風5分,黃柏5分,蔓荊子3分,細辛3分。

功效主治

拳毛倒睫外障。

注意事項

須避風忌口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眼科全書》卷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: 防風飲

配方組成

防風(去叉)1兩,白朮1兩,芎1兩,白芷1兩,牛膝(切,酒浸,焙)1兩,狗脊(去毛)1兩,萆薢1兩,葛根(銼)1兩,人參1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,薏苡仁1兩,杏仁(去皮尖雙仁,炒)2兩,麻黃(去節,先煮去上沫,焙)3兩,石膏3兩,桂(去粗皮)3兩。

功效主治

偏風,半身不隨,筋脈抽牽,行履不得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以水1盞半,加生薑半分(切),煎取8分,去滓,空腹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五: 防風飲

配方組成

防風(去叉)1兩,龍骨(去土)2兩,升麻1兩,赤芍藥1兩,黃芩(去黑心)1兩,葛根(銼)1兩半,石膏(碎)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首風,腦項掣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1盞,加堇竹瀝半合,更煎1-2沸,去滓,空心、日午、夜臥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九: 防風飲

配方組成

防風(去叉)2兩,升麻2兩,桂(去粗皮)2兩,白石脂(研)2兩,當歸(切,焙)2兩,檳榔(銼)2兩,桑根白皮(銼,炒)2兩,幹木瓜2兩,人參2兩,黃連(去須)2兩,羌活(去蘆頭)2兩,芎(銼)2兩,天雄(炮裂,去皮臍)2兩,黃芩(去黑心)1兩,遠志(去心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齒痛舌癢,食物不得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以水1盞,加生薑5片,煎取7分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二: 防風飲

配方組成

防風(去叉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麻黃(去根節,先煎,掠去沫,焙)1兩,白朮1兩,赤茯苓(去黑皮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山茱萸1兩,黃芩(去黑心)1兩,人參3分,甘草(炙)3分,大黃(銼,炒)3分,熟乾地黃(焙)1兩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發熱,無汗,肢節煩疼,腹內急痛,大小便秘澀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,如麻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大棗2枚(擘破),生薑半分(切),煎至8分,去滓溫服,空心,日晚各1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二。

《證治寶鑑》卷一: 防風飲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防風、羚羊角、犀角、苡仁、大黃、川芎、當歸、牛膝、杏仁、麻黃、麥冬、半夏、生薑。

功效主治

肝風攣痛,痰壅食少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證治寶鑑》卷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