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砂六君子湯

《口齒類要》: 香砂六君子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1錢,白朮1錢,茯苓1錢,半夏1錢,陳皮1錢,藿香8分,甘草(炒)6分,宿砂仁(炒)8分。

功效主治

脾胃虛寒,噁心嘔吐,食慾不振,或口舌生瘡。

使用方法

上加生薑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口齒類要》。

《明醫雜著》卷六: 香砂六君子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陳皮、半夏、香附、藿香、砂仁。

功效主治

中寒嘔吐痰水,微寒微熱,甚則昏暈不醒,二便皆遺,脈沉細者。痰火初起之時,外無寒熱諸症,內無煩熱氣急,但見神昏不安,肢體無力,聲音低小,飲食不進,脈來沉細無力者。痰瀉者,或多或少,或瀉或不瀉,中焦有痰,飲食入胃,裡結不化,所以作瀉,脈來弦細無力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明醫雜著》卷六。
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六: 香砂六君子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陳皮、半夏、木香、砂仁、烏梅。

功效主治

氣虛痰食氣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六。

《古今名醫方論》卷一引柯韻伯方: 香砂六君子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1錢,白朮2錢,茯苓2錢,甘草7分,陳皮8分,半夏1錢,砂仁8分,木香7分。

功效主治

中虛氣滯,痰溼內阻,胸中滿悶,食難運化,嘔惡腹疼,腸鳴洩瀉。

使用方法

上加生薑2錢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名醫方論》卷一引柯韻伯方。

《杏苑》卷四: 香砂六君子湯

配方組成

香附子1錢,縮砂仁7枚,橘皮1錢5分,白朮1錢5分,半夏1錢,茯苓1錢,人參1錢5分,甘草(炙)5分。

功效主治

脾胃不和,噁心懶食,或腹痛洩瀉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加生薑5片,水煎,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杏苑》卷四。

《回春》卷二: 香砂六君子湯

配方組成

香附1錢,砂仁5分,人參5分,白朮1錢,茯苓(去皮)1錢,半夏(姜制)1錢,陳皮1錢,木香5分,白豆蔻、厚朴(薑汁炒)1錢,益智仁5分,甘草(炙)5分。

功效主治

脾虛不思飲食,食後倒飽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1劑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、大棗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