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味芎歸湯

《續名家方選》: 加味芎歸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1錢,川芎1錢,牡丹皮5分,肉桂5分,桃仁5分,紅花5分,玄胡索5分,青皮5分,莪術5分,三稜5分。

功效主治

惡露未盡,大腹痛者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1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續名家方選》。

《女科指掌》卷四: 加味芎歸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、川芎、炮姜炭、炒黑荊芥、地榆(醋炒黑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氣血耗傷,經脈未得平復,或驚憂恚怒,勞役損動,或鹹酸不節,傷於榮衛,氣衰血弱致血崩不止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頓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女科指掌》卷四。

《顧氏醫徑》卷四: 加味芎歸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、川芎、人參、澤蘭、童便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新產去血過多,致神昏煩亂,眼花頭暈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顧氏醫徑》卷四。

《婦科胎前產後良方》: 加味芎歸湯

配方組成

丹皮4分,元胡5分,莪術5分,赤芍4分,紅花7分,當歸7分,川芎7分,香附5分,烏藥3分,枳實4分,山楂肉5分,木香6分,陳皮3分,姜厚朴5分,蒼朮4分,砂仁6分,官桂4分,乾薑(炒)6分,益母草6分,花粉3分,半夏5分,甘草4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瘀血未盡,小腹疼痛。

使用方法

生薑為引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婦科胎前產後良方》。

《得效》卷十四: 加味芎歸湯

配方組成

川芎1兩,當歸1兩,自死幹龜殼1個(如無,用鑽龜廢殼亦可,酥炙),生男女者婦人頭髮1握(燒存性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難產5-7日不下,垂死者;及矮石女子交骨不開者;死胎不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盞半,煎服。屢效。約人行5裡,生胎、死胎俱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十四。

《濟陽綱目》卷七十三: 加味芎歸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桃仁、紅花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死血所致腹痛,每痛不移動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陽綱目》卷七十三。

《幼幼整合》卷一: 加味芎歸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身1兩,大川芎5錢,上青桂2錢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酒對服。立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整合》卷一。

《濟陰綱目》卷十二: 加味芎歸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2錢,川芎2錢,人參1錢,紫蘇1錢,幹葛1錢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氣虛,外感風寒,頭痛,憎寒壯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3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陰綱目》卷十二。

《萬氏女科》卷二: 加味芎歸湯

配方組成

川芎1錢半,當歸1錢半,黃芩(酒炒)1錢,白朮1錢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外感頭痛者。

使用方法

細茶2錢為引,食後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萬氏女科》卷二。

《博青主女科·產後編》捲上: 加味芎歸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2錢,黃耆1錢,當歸2錢,升麻8分,川芎1錢,炙草4分,五味子15粒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子宮不收,產門不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博青主女科·產後編》捲上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