鬱金丸

《串雅補》卷二: 鬱金丸

配方組成

廣木香6分,大茴4錢,雄黃4兩,沉香6分,鬱金1兩2錢,乳香1兩2錢,巴霜1兩2錢,五靈脂1兩2錢。

功效主治

膨脹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米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硃砂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壯人7丸,弱人5丸,陳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串雅補》卷二。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 鬱金丸

配方組成

白芥子(炒)24兩,枳殼(炒)24兩,青皮(炒)24兩,黃芩24兩,白豆蔻24兩,黃連24兩,萊菔子(炒)24兩,厚朴(炙)24兩,片薑黃24兩,檳榔24兩,三稜(炒)24兩,橘皮24兩,當歸24兩,黃柏24兩,木香24兩,砂仁24兩,郁李仁24兩,鬱金24兩,熟大黃160兩,生大黃160兩,黑醜(炒)80兩,牙皂40兩,香附(炙)40兩,靈脂(炒)40兩,玄胡(炙)40兩,沉香12兩,莪術(炙)44兩,桔梗44兩。

功效主治

胸膈堵悶,胃口疼痛,積聚痞塊,二便不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用冷開水為丸。

注意事項

孕婦忌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溫開水送下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七: 鬱金丸

配方組成

硃砂、鬱金、白礬。

功效主治

因驚憂得之,痰涎久留心竅,或因喜樂無極而傷魄所致的癲狂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七。

《痧症全書》卷下: 鬱金丸

配方組成

五靈脂(醋炒)1兩,延胡索8錢,砂仁(炒)5錢,生明礬5錢,木香(不見火)3錢,真鬱金3錢,雄黃(為衣)3錢。

功效主治

隨常痧症腹痛者,及九種心疼。

炮製方法

神曲糊為丸,如蘿蔔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5-36丸,唾津嚥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痧症全書》卷下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: 鬱金丸

配方組成

鬱金1兩,梔子仁1兩,黃連(去須)1兩,川大黃(銼碎,微炒)1兩,石決明1兩(搗碎,細研,水飛過),蛇蛻皮灰3錢。

功效主治

斑痘瘡入眼,疼痛難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以溫水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