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香丸

方出《丹溪心法》卷四,名見《東醫寶鑑·外形篇》卷四: 二香丸

配方組成

三稜1兩,莪術(醋煮)1兩,炒曲1兩,薑黃1兩,南星1兩,山楂2兩,木香1兩,沉香1兩,香附3錢,黃連(用茱萸炒,去茱萸)5錢(淨),蘿蔔子半兩,桃仁半兩,山梔半兩,枳核(炒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狐疝,上下出入作痛;或疝痛作則腹內塊痛止,疝痛止則腹內塊痛復作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薑汁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白湯送下50-70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丹溪心法》卷四,名見《東醫寶鑑·外形篇》卷四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七: 二香丸

配方組成

肉豆蔻(面裹煨香)、丁香、木香、乾薑(炮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冷痢久不愈,諸藥不能治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1處,用白麵裹定,慢火煨,令面熟為度,取出去面不用,同為末,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食前溫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七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八: 二香丸

配方組成

半夏2錢(湯洗去滑),硫黃(研細)1錢,丁香1錢,木香1錢,滑石1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胃冷停痰,嘔吐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生薑汁煮麵糊為丸,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空腹時用溫米飲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一: 二香丸

配方組成

木香2兩,檳榔(銼)2兩,雞舌香1兩半,吳茱萸(湯洗,焙乾,炒)1兩半,當歸(銼,焙)1兩半,陳橘皮(湯去白,焙)1兩半,訶黎勒皮(煨)1兩半,生薑(切,焙)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妨悶,不下食,瘦弱腹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食前煎橘皮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一。

《直指》卷十五: 二香丸

配方組成

南木香半兩,丁香半兩,青皮(浸,去白,曬)半兩,橘紅半兩,草果仁半兩,肉豆蔻(生)半兩,白豆蔻(仁)半兩,五靈脂(香潤者,別研)半兩,蓬術(炮,乘熱碎碾)7錢半,縮砂仁7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積滯氣秘,心腹刺痛,中滿壅嗽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用川巴豆肉半兩,研如泥,漸入藥末,研和,白麵稀糊丸,如麻子大,候幹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加至5-7丸止,薑湯送下;壅嗽,紫蘇、生薑煎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》卷十五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