雌黃半兩(細研),赤小豆半兩,胡粉半兩(研入),吳茱萸半兩(生用),黃連半兩(去須),黃檗半兩(銼),乾薑半兩(生用),蛇床子半兩,膩粉半兩(研入)。
小兒惡瘡,人不識者。
上為末。
以生油旋調如面脂,塗於瘡上。每用先以槐枝湯洗瘡令淨,拭乾,然後敷藥。
《聖惠》卷九十。
雌黃不拘多少。
烏癩瘡。
上為細末。
以醋並雞子黃和令勻,塗於瘡上,幹即更塗。
方出《聖惠》卷二十四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八。
雌黃1分(細研),箬葉1兩(炙令黃色),黃芩半分,螺師殼1分(炙令黃)。
小兒忽有疳瘡,口及齒齦生爛肉,口臭。
上為末。
夜間即與貼,摻在齒齦及瘡上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