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氣散

《醫略六書》卷十九: 調氣散

配方組成

檳榔1錢半,紫蘇1錢半,枳殼1錢半(炒),青皮1錢半(炒),鬱金1錢半,烏藥1錢半,香附3錢(炒),厚朴1錢半(制),澤瀉1錢半,桔梗8分,生薑3片。

功效主治

肢面浮腫,腹脹便閉,脈弦實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去滓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略六書》卷十九。

《傷科彙纂》卷七: 調氣散

配方組成

木香、烏藥、厚朴(姜制)、白芷、青皮、杏仁(去皮尖)、蒼朮(米泔水浸炒)、陳皮、前胡、桔梗、甘草梢。

功效主治

跌打損傷昏暈者。

使用方法

上加生薑、大棗,用水煎,先以淡鹽湯灌醒,然後服此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科彙纂》卷七。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六: 調氣散

配方組成

生薑半兩,蔥1莖(根葉並用),鹽1捻,豆豉30粒。

功效主治

老人大小便不通。

使用方法

搗爛,安臍中。良久即通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六。

《症因脈治》卷四: 調氣散

配方組成

沉香、木香、藿香、蘇梗、砂仁、白豆蔻、甘草、白檀香。

功效主治

氣結腹痛。氣食相凝脾家,中氣鬱結,胸腹脹滿,痛應手背,失氣則痛減,氣閉則痛甚,脈沉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症因脈治》卷四。
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三: 調氣散

配方組成

木香5分,檳榔7分,陳皮8分,甘草3分,青皮(麩炒)1錢,紫蘇5分,香附1錢,半夏8分,乳香3分,沒藥3分。

功效主治

氣滯於內,胸膈虛痞,腹中刺痛。

使用方法

用水2鍾,生薑3片,煎至8分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三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四: 調氣散

配方組成

白朮3分,人參3分(去蘆頭),甘草3分(炙微赤銼),厚朴1兩(去粗皮,塗生薑汁,炙令香熟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4-5歲,腹內冷熱不調,不能食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水1盞,入生薑少許,煎至5分,去滓放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四。

《直指小兒》卷一: 調氣散

配方組成

木香1錢,香附1錢,厚朴1錢,人參1錢,橘皮1錢,藿香1錢,甘草(炙)1錢。

功效主治

變蒸。吐瀉,不乳多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字,加生薑、大棗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小兒》卷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