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血散瘀湯

《中醫外傷科學》: 活血散瘀湯

配方組成

歸尾、赤芍、桃仁、防風、延胡索、黃芩、半夏、陳皮、川芎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新傷,瘀阻腫脹疼痛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醫外傷科學》。

《趙炳南臨床經驗集》: 活血散瘀湯

配方組成

蘇木3至5錢,赤白芍3至5錢,草紅花3至5錢,桃仁3至5錢,鬼箭羽5錢至1兩,三稜3至5線,莪術3至5錢,木香1至3錢,陳皮3至5錢。

功效主治

淺層靜脈炎,皮下瘀血(隔血癥),及跌撲損傷,瘀血脹痛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趙炳南臨床經驗集》。

《外科正宗》卷八: 活血散瘀湯

配方組成

川芎1錢,歸尾1錢,赤芍1錢,蘇木1錢,牡丹皮1錢,枳殼1錢,瓜蔞仁(去殼)1錢,桃仁(去皮尖)1錢,檳榔6分,大黃(酒炒)2錢。

功效主治

腸癰;產後惡露不盡,或經後瘀血作痛;或暴急奔走,或男子杖後,瘀血流注腸胃作痛,漸成內疽,腹痛,大便燥者。委中毒,木硬腫痛微紅,屈曲艱難。

使用方法

水2茶鍾,煎8分,空心服,滓再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正宗》卷八。

《外科正宗》卷九: 活血散瘀湯

配方組成

川芎1錢,當歸1錢,防風1錢,赤芍1錢,蘇木1錢,連翹1錢,天花粉1錢,皂角針1錢,紅花1錢,黃芩1錢,枳殼1錢,大黃2錢。

功效主治

臀癰。

使用方法

水2鍾,煎8分,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正宗》卷九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