蠍梢丸
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引鄭愈方: 蠍梢丸

配方組成

蠍梢1分,硃砂(飛,半為衣)1分,殭蠶1分,天麻半兩,芎半兩,羌活半兩,半夏(洗7次,姜制)半兩,當歸半兩,膽星半兩,麝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風生涎,時發壯熱手足搐動,臥不安穩,牙關緊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糯米粥為丸,如芡實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荊芥湯化下,口噤先擦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引鄭愈方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七七引莊氏方: 蠍梢丸

配方組成

蠍梢(炒)1分,半夏(湯洗7次)1分,丁香(揀,炒)1分,硃砂1分,白附子(炮裂)1分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薑汁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-15丸,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七七引莊氏方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二: 蠍梢丸

配方組成

蠍梢(炒)半兩,天麻1分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分,木香1分,蓬莪術(煨,銼)1分,青黛1兩,丹砂半分,麝香半分,膩粉(4味同研)半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薄荷湯或柳枝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二。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二: 蠍梢丸

配方組成

全蠍(黃色者佳)、延胡索(炒)、牡丹皮、川楝子(炮,去核)、當歸(去蘆)、茴香(淘去沙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偏墜及頹氣、小腸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同炒黃色,共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房色49日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-30粒,細嚼,茴香炒鹽半錢,以酒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九: 蠍梢丸

配方組成

蠍梢(微炒)1錢,白附子(炮)半兩,天南星(炮)1分,夜明砂(微炒)半兩,白殭蠶(直者,炒)7枚,膩粉(研)1錢,青黛(研)1皂子大,龍腦(研)半錢,麝香(研)半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熱,心神不寧,時發瘈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再同研勻,麵糊為丸,如芡實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臨臥薄荷湯化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九。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三: 蠍梢丸

配方組成

黑鉛2錢(以水銀2錢結砂子),輕粉2錢,粉霜2錢,天南星1分,木香4錢,白丁香4錢(炒),青黛2錢,全蠍2錢(去毒),乳香1錢,巴豆霜半錢,滑石2錢,麝香半錢,腦子半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乳食所傷,痰涎壅滯,諸般積聚,急驚食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-7丸,乳汁或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三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七四: 蠍梢丸

配方組成

全蠍(微炒)半兩,白附子(煨制)半兩,半夏1兩(切片,薑汁制,焙乾),通明硫黃1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胎氣虛弱,吐利生風,昏困嗜臥,潮搐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薑汁糊丸,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荊芥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七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