鉛霜半分,滑石1分,膩粉1分,真珠末1分,巴豆霜半分,麝香1分,光明砂1分。
小兒驚熱,心神忪悸,痰涎壅滯。
上為細末,蒸餅為丸,如粟米大。
1歲每服1丸,以薄荷湯送下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。
鉛霜半兩(細研),人參半兩(去蘆頭),茯神半兩,麝香1分(細研),硃砂半兩(細研,水飛過)。
小兒驚熱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5丸,以薄荷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。
鉛霜半兩,青黛1兩,栝樓根末1兩,龍腦少許。
消渴,口乾煩躁,飲水無度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食後微嚼,煎竹葉湯送下;新汲水下亦得,日3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八。
鉛霜(細研)1錢,天麻1錢,牛黃(細研)1錢,天竹黃(細研)1錢,甘草1錢,麝香(細研)1錢,茯神2錢,龍腦1分(細研),硃砂半兩(細研,水飛過),人參2錢。
小兒風熱。
上為末,入研了藥都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丸,以薄荷湯研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三。
鉛霜3分(細研),栝樓根1兩半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石膏3分(細研),知母3分,子芩3分,鐵粉半兩(細研),黃連半兩(去須),硃砂半兩(細研)。
消中。渴,飲水不多,心中煩亂,四肢燥熱,臥不安席。
上為末,入研了藥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食後以清粥飲送下。
《聖惠》卷五十三。
鉛霜半兩(細研),鐵粉1兩(細研),硃砂1兩(細研,水飛過),麝香半分(細研),馬牙消半兩,人參3分(去蘆頭),羌活1分,芎藭1分,白茯苓1分,牛黃1分(細研),幹蠍1分(微炒),龍膽1分(去蘆頭),大黃3分(銼碎,微炒)。
小兒驚癇發熱,搐搦不定。
上為末,入研了藥同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5丸,以荊芥、薄荷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。
鉛霜2兩(細研),金箔100片(細研),銀箔100片(細研),人參1兩(去蘆頭),茯神1兩,遠志1兩(去心),細辛1兩,菖蒲1兩,苦參1兩(銼),黃芩1兩,梔子仁1兩,犀角屑1兩,龍齒2兩(細研),硃砂1兩(細研,水飛過)。
風癇久不愈,發時吐涎沫,作惡聲音,不識人。
上為末,入研了藥更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以薄荷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二。
鉛霜1分,膩粉1分,巴豆5粒(去皮心,研,紙裹壓去油)。
小兒食癇,乳食不消,心腹結實,壯熱煩悶,搖頭反目,口吐涎沫。
上為末,糯米飯為丸,如粟米大。
每服1丸;3歲以上加丸,以通草、薄荷湯送下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。
鉛白霜、鉛丹、定粉、鐵粉、龍骨、蛤粉、馬牙消各等分。
小兒疳渴。
上為細末,入麝香少許,蝸牛肉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丸,倒流水化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二。
鉛霜1兩(研入),犀角屑半兩,桑螵蛸半兩(微炒),赤箭1兩,白花蛇2兩(酒浸,去皮骨,炙令微黃),白殭蠶1兩(微炒),白附子半兩(炮裂),幹蠍半兩(微炒),天南星半兩(炮裂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半夏半兩(湯浸7遍去滑),羌活2分,烏頭半兩(炮裂,去皮臍),羚羊角屑3分,防風半兩(去蘆頭),麝香1分(研入)。
急風,身強口噤,手足拘急。
上為末,入研了藥令勻,水煮槐膠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10丸,以溫酒研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