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應靈丹

《瘍醫大全》卷七引《濟生》: 萬應靈丹

配方組成

水銀5錢,青鹽5錢,皂礬1兩,生鉛2錢5分(與水銀同研碎),生礬1兩5錢,火消1兩2錢5分,白砒1錢5分,硼砂1錢5分,明雄黃1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癰疽發背諸毒。有膿怕開刀者。疔瘡對口,發背癰疽初起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入小瓦罐內,燉炭火上熔化,俟藥枯結住罐底,用瓦盆1個,將有藥罐倒置盆內正中,罐口以鹽泥封固。另用一大盆盛水,將藥罐安置水內,罐口四圍以磚圍罐半截,下襯冷灰、然後磚上及罐底俱架炭火,先從頂上著火,從上而下,先文後武,3炷香為度;冷定開看,盆內丹藥刮下,研細,瓷瓶密貯。

使用方法

以針挑破浮皮,用丹1厘,醋調點患處,即潰頭出膿;或發背癰疽大毒,每用1厘,針挑破,醋調點患處,1日上3次。藥性內攻,深可寸餘,毒氣有門而洩,則毒易消。如根盤大者,用丹5厘,川貝母末1錢,濃茶滷調敷周圍,必起黃泡,自有黃水流出,其毒自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醫大全》卷七引《濟生》。

《家用良方》: 萬應靈丹

配方組成

川芎1兩(瓦上焙脆),石菖蒲3錢(瓦上炒),白芷6錢(去梗,淨),羌活8錢(曬),蘇葉6錢(去梗,淨),茅術1兩(生切,曬脆),半夏3錢(生用,薑汁拌曬),薄荷8錢,大黃1兩(生用),木香5錢(曬脆),川烏5錢(湯泡,去蘆皮),草烏5錢(湯泡,去蘆皮),獨活4錢(曬脆),當歸1兩,葛根6錢,細辛3錢,膽星5錢(另研),甘草5錢(生用),牙皂3錢(生研),蟾酥5錢(另研),明礬5錢(另研),麝香1錢(另研)。

功效主治

受暑感風,冒寒挾溼,氣閉發痧,肚腹脹痛,嘔吐洩瀉,山嵐瘴氣,痰迷氣逆,頭風心痛,中邪中惡,厥氣迷悶,羊癲諸風,及婦人產後驚風,小兒急漫驚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各為極細末,用鬼箭羽2兩,煎濃湯滴為丸,如粟米大,飛雄黃為衣,曬乾,瓷罐裝存,勿令洩氣。

注意事項

忌食魚腥、生冷、麵食及難消化之物;孕婦忌服。

使用方法

視病之輕重,每服20-50丸,老幼減半,沸水待溫送下。再研數丸,吸鼻取嚏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家用良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