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肺膏
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三引張渙方: 清肺膏

配方組成

瓜蒂半兩,附子1枚(炮,去皮臍),赤小豆1分,細辛1分,甘草1分。

功效主治

齆鼻不聞香臭,出氣不快。或生息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龍腦1錢研勻,煉蜜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綿裹納鼻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三引張渙方。

《理瀹》: 清肺膏

配方組成

黨參1兩,陳皮1兩,貝母1兩,半夏1兩,桔梗1兩,茯苓1兩,桑白皮1兩,知母1兩,枳殼1兩,杏仁1兩,款冬1兩,麥冬1兩,地骨皮1兩,黃芩1兩,生地1兩,黃連5錢(炒),木通5錢,五味5錢,蘇子5錢,訶子肉5錢,菖蒲5錢,甘草5錢,生薑5錢,枇杷葉4兩,百合4兩。

功效主治

肺病並失音者。

使用方法

油熬丹收,入阿膠8錢,攪,貼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理瀹》。

《理瀹》: 清肺膏

配方組成

生黃芩3兩,南薄荷2兩,桑白皮2兩,地骨皮2兩,知母2兩,貝母2兩,天冬2兩,麥冬2兩,連翹2兩,蘇子2兩,花粉2兩,葶藶2兩,芫花2兩,桔梗1兩,橘紅1兩,鬱金1兩,香附1兩,荊穗1兩,枳殼1兩,牛子1兩,山豆根1兩,瓜蔞1兩,旋復花1兩,苦杏仁1兩,川芎1兩,白芷1兩,馬兜鈴1兩,前胡1兩,蒲黃1兩,防風1兩,蘇梗1兩,青皮1兩,膽南星1兩,防己1兩,射干1兩,白前1兩,白檳榔1兩,白醜頭1兩,款冬花1兩,五倍子1兩,玄參1兩,生地1兩,生甘草1兩,忍冬藤1兩,歸尾1兩,白芍1兩,赤芍1兩,丹皮1兩,木通1兩,車前子1兩,枳實1兩,黃連1兩,黃柏1兩,黑山梔1兩,白芨1兩,白斂1兩,大黃1兩,芒消1兩,木鱉仁1兩,蓖麻仁1兩,山甲1兩,滑石4兩,生薑2兩(連皮),蔥白2兩,冬桑葉8兩,白菊花8兩(連根),槐枝8兩,柳枝8兩,桑枝8兩,枇杷葉4兩,竹葉2兩,柏葉2兩,橘葉2兩,鳳仙1兩(全株),百合1兩,萊菔子1兩,花椒5錢,烏梅5錢(兩共用油20斤,分熬丹收。再入),生石膏4兩,青黛1兩,海石1兩,蛤粉1兩,硼砂1兩,明礬1兩,真輕粉1兩,牛膠4兩(酒蒸化,如清陽膏下法)。

功效主治

風熱、暑熱、燥熱及酒煿過度,傷及肺臟而致咳喘。

使用方法

攤貼胸口或背心部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理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