縮砂丸

《袖珍》卷三: 縮砂丸

配方組成

砂仁7錢,甘松5錢,益智5錢,香附子1兩。

炮製方法

甘草膏子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口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袖珍》卷三。

《聖惠》卷五十九: 縮砂丸

配方組成

縮砂3分(去皮)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乾薑3分(炮裂,銼),青橘皮3分(浸,去白瓤,焙),吳茱萸半兩(湯浸7遍,焙乾微炒),肉豆蔻半兩(去殼),厚朴1兩半(去粗皮,塗生薑汁,炙令香熟),白朮1兩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。

功效主治

冷痢不愈,漸加羸弱,吃食減少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以粥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五十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七: 縮砂丸

配方組成

縮砂蜜(去皮)1兩(為末),肉豆蔻(去殼)半兩(為末),羊肝(去筋膜)半具(細切)。

功效主治

休息痢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拌和令勻,用面和作餅子裹,又以溼紙三重裹,於煻灰火內煨令香熟,去焦面紙,研細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空心用米飲送下,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七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七: 縮砂丸

配方組成

縮砂仁1兩,黃連(去須,微炒)1兩,附子(炮,去皮臍)1兩,吳茱萸(湯洗7次,焙乾,微炒)1兩,訶子皮1兩,肉豆蔻1兩,乾薑(炮)半兩,木香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大便洩瀉,米穀不化,腹中疼痛,不思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水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-70丸,食前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七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七: 縮砂丸

配方組成

縮砂蜜(去皮)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乾薑(炮)半兩,厚朴(去粗皮,生薑汁炙)半兩,陳橘皮(湯浸去白,焙)半兩,肉豆蔻(去殼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冷氣腹痛不止,休息氣痢,勞損及冷滑下痢不禁,虛羸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食前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七。

《聖惠》卷五十九: 縮砂丸

配方組成

縮砂1兩(去皮),黃連1兩(去須,微炒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乾薑半兩(炮裂,銼),木香半兩,吳茱萸1兩(湯浸7遍,焙乾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冷氣水瀉,日夜20-30行,腹中(疒丂)痛,四肢不和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醋軟飯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以米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五十九。

《中藏經》卷下: 縮砂丸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4兩(湯浸洗7遍,切,焙乾),良姜4兩,縮砂仁2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痰,傷生冷,嘔逆,洩瀉。胸膈噎悶,心腹冷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生薑自然汁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5丸或20丸,擦生薑浸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藏經》卷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