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玉丸

《觀聚方要補》卷一引《醫門秘旨》: 碧玉丸

配方組成

銅綠3錢,鍾乳粉5分。

功效主治

痰盛。

炮製方法

共為末,蔥汁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白湯送下。少頃痰吐如湧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觀聚方要補》卷一引《醫門秘旨》。

《準繩·幼科》卷九: 碧玉丸

配方組成

青黛2錢半,明白礬(生用)2錢半,天南星(生用)2錢半,滑石2錢半,輕粉50貼,全蠍(去尖毒)15尾,巴豆49粒(去殼膜心,存油。碎切,入乳缽杵極細)。

功效主治

痰嗽氣喘,胸滿,飲食減少,睡不得寧,煩躁有熱。

炮製方法

除輕粉、巴豆外,餘5味或曬或焙,為末,仍入前2味,同在乳缽內杵勻,薑汁煮糯米粉為糊,丸如粟殼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-11丸,空心用淡薑湯送下;熱甚者,薄荷湯送下,或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幼科》卷九。

《魯府禁方》卷二: 碧玉丸

配方組成

生白礬、枯白礬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心胃刺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稀糊為丸,如櫻桃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丸,燒酒送下。立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魯府禁方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