硼砂丸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七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木香、沉香、巴霜、青皮、銅青、硼砂。

功效主治

膀胱氣。小腹腫痛,小便秘澀,服五苓散後小便如墨汁,膀胱之邪去,便通痛止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口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七。

《局方》卷七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麝香1兩(研),鵬砂(研)10兩,甘草(浸汁,熬膏)10兩,牙消(枯,研)2兩,梅花腦(別研)3分,寒水石(燒通赤紅)50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壅膈熱,咽喉腫痛,舌頰生瘡,口乾煩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甘草膏子和搜為丸。每兩作400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含化咽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七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硼砂1兩,硃砂1兩,黃丹1兩,砒霜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痔瘻,下血不止,肌體黃瘦,四肢無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瓷盞子內,歇口,小火燒令煙出為度,停冷;又細研,再入火燒,如此七遍了,入麝香1分,同研令細,以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食熱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食前枳殼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硼砂1兩(細研),硫黃1兩(細研,水飛過),木香半兩,檳榔1兩,川大黃3兩(銼碎,微炒),牽牛子3兩(微炒),吳茱萸半兩(湯浸7遍,焙乾,微炒),京三稜1兩(微煨,銼),當歸1兩(銼,微炒),肉桂1兩(去皺皮),青橘皮1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鱉甲1兩(塗醋,炙令黃,去裙襴)。

功效主治

癥病不消,四肢羸困,不欲飲食,久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硼砂1分,砒黃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瘰癧,結核腫硬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以糯米飲為丸,如小麥粒大。

使用方法

用時先烙破,納1丸。五日內其癧子當壞爛自出,後用生肌膏貼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。

《袖珍》卷三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硼砂3錢,腦子半錢,麝香半錢,薄荷葉2錢。

炮製方法

上以甘草膏子為丸,硃砂為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袖珍》卷三。

《聖惠》卷五十九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硼砂1兩,硫黃2兩,黃丹2兩,白礬2兩。

功效主治

冷痢久不愈,食飲不化,面無顏色,行坐乏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瓷瓶中,開口,用文火微養,漸加火,以赤為度,入地下埋3日,出火毒了,細研,以軟飯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食前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五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五十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硼砂1兩(細研),沉香1兩,木香1兩,訶黎勒皮1兩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檳榔1兩半,乾薑1兩(炮裂,銼),桃仁120枚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。

功效主治

五種膈氣,壅滯氣逆,心腹脹痛,宿食不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硼砂同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生薑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五十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硼砂半兩(細研),青礞石1分(細研),穿山甲1分(炙令黃焦),磁石1分(燒,醋淬7遍,搗碎,研如粉),京三稜1分(微煨,銼),乾漆1分(搗碎,炒令煙出),虻蟲50枚(炒令微黃,去翅足),水蛭50枚(炒令微黃),巴豆15枚(去皮心,研,紙裹壓去油),赤石脂1分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積年厭食癥,血氣及癥塊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巴豆研令勻,用軟飯為丸,如小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小兒1丸,以燒蒸餅灰湯送下。一復時後,取下惡物。若是血氣塊,當歸酒下,不過5服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硼砂半兩,巴豆半兩(去皮心,研,紙裹壓去油),乾薑半兩(炮裂,銼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青橘皮1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京三稜1兩(微煨,銼),乾漆1兩(搗碎,炒令煙出),香墨半兩(挺)。

功效主治

食癥及氣塊,攻刺心腹,疼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各為細散,先取硼砂、巴豆細研,用頭醋2碗煎為膏,然後入諸藥末相和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食前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硼砂1兩(細研),京三稜半兩(煨,銼),芫花半兩(醋拌,炒令黃),豬牙皂莢半兩(去黑皮,塗酥,炙令黃),巴豆半兩(去皮心,研,紙裹壓去油),乾漆半兩(搗碎,炒令煙出),乾薑半兩(炮裂,銼),大戟半兩(銼,炒令黃色),川烏頭半兩(炮裂,去皮臍)。

功效主治

食不消,結成癥癖,心腹脹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研藥令勻,於銀鍋子內,以頭醋1升半,慢火熬,候可丸,即入油單內裹,旋丸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空心及臨臥時以生薑橘皮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硼砂、細桑條子。

功效主治

痃癖冷癥塊,及丈夫腰腳,婦人血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先取臘月細桑條子,不限多少,燒作灰,略以水淋卻苦汁後,曬令灰幹,收之;先研硼砂,以水化消,拌灰令乾溼得所,每1兩硼砂,管灰3兩,取1個固濟了瓷瓶子,底下先鋪幹灰半寸,次下硼砂灰填實,口頭更著幹灰覆蓋,然後用文火燒,武火煅令通赤,候冷取出重研;於竹筲箕內鋪紙三重,然後安灰,以水淋之,候藥透過紙,待硼砂味斷,即休淋水;別取小瓷缽子1-2個,盛藥汁於熱灰火內養之,常令魚眼沸,直至汁盡,候幹,別入固濟了瓶子內,便以大火煅一食久,待冷取出細研,用粟米飯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空心以暖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硼砂半兩(細研),乾薑半兩(炮裂,銼),川烏頭1兩(炮裂,去皮臍),芫花半兩(醋拌炒令幹),皂莢半兩(去黑皮,塗酥炙令焦,去子),京三稜半兩(微煨,銼),五靈脂1兩,巴豆半兩(去皮,細研,紙裹壓去油)。

功效主治

癖氣,在兩脅結聚不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硼砂、巴豆,同研令勻,用醋熬為膏,丸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丸,空心及臨臥時以生薑橘皮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硼砂1兩(細研),鱉甲1兩(塗醋,炙令黃,去裙襴),川大黃1兩(銼碎,微炒),木香2分,肉桂2分(去皺皮),附子2分(炮裂,去皮臍),巴豆半兩(去皮心,研,紙裹壓去油),京三稜2兩(微炒,銼),檳榔2分,乾薑3分(炮裂,銼),皂莢5挺(不至者,捶碎,以醋浸兩宿,挼絞取汁,熬成膏)。

功效主治

癥瘕,腹內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研藥令勻,以皂莢膏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空心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二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蓬砂1分,馬牙消1分,丹砂半分,斑貓2枚(去頭翅足,炒)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腫痛,及走馬喉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生薑自然汁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臘茶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丸,臘茶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二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五十三引《德生堂方》: 硼砂丸

配方組成

硼砂、信石、巴豆(去殼)、紅娘子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耳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蒸飯為丸,如豌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用新綿裹1丸,塞入耳內,夜塞日去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五十三引《德生堂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