恆山3兩,秫米220粒,甘草半兩。
肺熱痰聚胸中,來去不定,轉為瘧,其狀令人心寒,寒甚則發熱,熱則善驚,如有所見者。
忌生蔥、生菜、海藻、菘菜等。
上(口父)咀。以水7升,煮取3升,分3服,至發時令3服盡。
《千金》卷十。
恆山6分,甘草4分,知母3分,麻黃3分,大黃4分。
瘧,痰實不消。
上切。
以水5升,煮取2升,分3服,至發時令盡。
《醫心方》卷十四引《範汪方》。
小麥1升,淡竹葉1虎口,恆山3兩。
小兒溫瘧。
上藥以水5升宿漬,明旦煮取3升半,分3次服完。
方出《醫心方》卷十四引《小品方》,名見《千金》卷五。
恆山2兩,甘草1兩,大黃2分,桂心6銖。
瘧疾十歲、二十歲。
上切。
以恆山酒漬1夜;諸藥以酒3升,水2升,煮取7合,頓服。下、吐,愈。
《醫心方》卷十四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恆山3兩,烏梅3-7枚,香豉8合,竹葉(切)1升,蔥白1握。
腎熱發為瘧,令人悽悽然腰脊痛,宛轉大便難,目眴眴然,身掉不定,手足寒。
忌生蔥、生菜等。
上(口父)咀。以水9升,煮取3升。分3服,至發令盡。
《千金》卷十。
恆山1分,甘草1分(生用),蜀漆半分,犀角屑半分。
傷寒結胸,煩滿,喘息稍急,湯飲不下。
上銼細。
以水1大盞,煎至5分,去滓,不拘時候頓服。須臾當吐為效。
《聖惠》卷十三。
柴胡8兩,恆山12兩,芒消12兩,大黃12兩,黃芩6兩,龍膽6兩,茵陳6兩,秦艽6兩,梔子14個。
急黃,酒黃,心黃,勞黃,氣喘欲發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水1盞,煎至6分,去滓,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雞峰》卷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