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歸、白芍、知母、生地、條芩、黃連、川芎、黃柏。
經不調,因血虛肝旺,木火妄動。
《顧氏醫徑》卷四。
當歸1錢半,白芍1錢半,生地1錢半,川芎8分,黃芩2錢,黃連1錢,升麻5-7分,丹皮1錢半。
赤帶,脈洪數而實者。
水煎,加童便服。
《會約》卷十四。
當歸2錢2分,川芎8分,白芍2錢,生地1錢半,黃連6分,黃芩1錢,麥冬1錢5分。
血虛火多,咳嗽聲嘶。
《嵩崖草生》卷七。
熟地黃1錢,當歸1錢,赤芍1錢,川芎1錢,黃芩5分,黃連(姜制)5分。
經閉,形瘦多熱多鬱,血少氣虛。
生薑為引。
《竹林女科》卷一。
黃芩、黃連、生地、白芍、歸身、川芎、生甘草。
受孕後每至3月而半產者,由於心液不足以養胎,致君火燔熾,相火交煽,火盛氣逆,胎動不安。
《顧氏醫徑》卷四。
熟地黃、當歸、白芍、川芎、柴胡、黃芩(酒炒)、黃連(酒炒)、香附(童便制)各等分。
經閉不通,性急多怒而妬,氣血俱熱,必有鬱症。
水煎,空心服。
《竹林女科》卷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