菟絲子1兩,茺蔚子1兩,生地黃2兩,青葙子2兩,防風1兩,五味子3錢,黑參1兩,柴胡1兩,澤瀉1兩,細辛3錢,車前子1兩,茯苓1兩。
肝虛積熱,時發時歇,初則紅腫疼痛,澀淚難開,久則漸重,遂生翳膜,視物昏暗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錢,空心茶清送下。
《金鑑》卷七十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