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屑膏

《三因》卷九: 玉屑膏

配方組成

黃耆、人參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尿血並五淋、砂石,疼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蘿蔔大者,切1指厚,3指大,4-5片,蜜淹少時,蘸蜜炙幹,復蘸,盡蜜2兩為度,勿令焦,炙熟。

使用方法

點黃耆、人參末吃,不拘時候,仍以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三因》卷九。

《聖惠》卷十四: 玉屑膏

配方組成

玉屑2兩,密陀僧2兩,附子(生,去皮臍,搗細羅為末)2兩,珊瑚2兩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熱毒發豌豆瘡,愈後滿面瘢痕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度以藥末2錢,用真牛酥調勻,夜臥時塗面,來日以溫漿水洗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十四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十: 玉屑膏

配方組成

輕粉3錢,定粉3錢,密陀僧2錢。

功效主治

面頰手指肌膚皺澀不澤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用皂角子取白仁,以熱漿水浸成膏子,調藥稀硬得所。

使用方法

塗患處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十。

《外臺》卷三十二引《古今錄驗》: 玉屑膏

配方組成

玉屑3兩,珊瑚3兩,木蘭皮3兩,辛夷(去毛)2兩,白附子2兩,芎藭2兩,白芷2兩,牛脂5兩,冬瓜仁10合,桃仁1升,豬脂5合,白狗脂2斤,商陸1升。

功效主治

面(黑黽)皰皯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,煎三上三下,白芷色黃其膏成。

使用方法

洗面,塗膏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三十二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