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消瘰癧丸

《醫學啟蒙》卷三: 內消瘰癧丸

配方組成

夏枯草8兩,玄參5兩,青鹽5兩(煨),海藻1兩,海粉1兩,貝母1兩,天花粉1兩,白蘞1兩,連翹1兩,桔梗1兩,當歸(酒洗)1兩,生地(酒洗)1兩,枳殼(麩炒)1兩,大黃(酒蒸)1兩,薄荷葉1兩,消石1兩,甘草1兩。

功效主治

瘰癧,痰核,頸項癭瘤,皮色不變,或腫或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酒糊滴為丸,如綠豆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食牛肉;忌食辛辣等刺激食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0餘丸,食後、臨臥抵枕用白湯吞下,就臥1時。瘰癧未潰內消,潰者自愈,外貼太乙膏收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啟蒙》卷三。

《飼鶴亭集方》: 內消瘰癧丸

配方組成

玄參3兩,連翹3兩,當歸3兩,制軍3兩,花粉3兩,生地4兩,海石粉4兩,薄荷2兩,白蘞2兩,川貝2兩,樸消1兩,青鹽1兩,生甘草1兩,夏枯草4兩。

功效主治

男婦憂思鬱怒,積於肝胃兩經,致生瘰癧、乳巖諸毒。

炮製方法

煎湯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-5錢,開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飼鶴亭集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