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皮半夏湯

《局方》卷四(吳直閣增諸家名方): 橘皮半夏湯

配方組成

陳皮(去白)7兩,半夏(煮)7兩。

功效主治

肺胃虛弱,好食酸冷,寒痰停積,嘔逆噁心,涎唾稠粘;或積吐,粥藥不下,手足逆冷,目眩身重;又治傷寒時氣,欲吐不吐,欲嘔不嘔,昏憒悶亂;或飲酒過多,中寒停飲,喉中涎聲,乾噦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加生薑10片,水2盞,煎至1中盞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留2服滓並作1服,再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四(吳直閣增諸家名方)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一七引《衛生家寶》: 橘皮半夏湯

配方組成

陳橘皮6兩(去瓤),白朮3兩(去蘆頭),白茯苓3兩,人參1兩,枳殼1兩(去瓤,麩炒),當歸1兩(去蘆頭),半夏3兩(湯洗7次,銼如米),甘草3分(炙)。

功效主治

中暑、伏暑及痰在胸膈。

使用方法

上除半夏外,(口父)咀,同拌勻。每服3大錢,加生薑6片,大棗2枚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一七引《衛生家寶》。

《雲歧子脈訣》: 橘皮半夏湯

配方組成

陳皮(去白)3兩,半夏(制)1兩,枳殼(炒,去瓤)1兩,白朮半兩,茯苓半兩,桂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胃中寒痛,脈緩沉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1兩,加生薑7片,水煎,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雲歧子脈訣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