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星1兩,半夏(俱洗)1兩,官桂(去皮)1兩。
氣痰咳嗽,脈澀面白,上喘氣促,惡寒,愁不樂。
上為細末,薄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50-70丸,食後生薑湯送下。
《保命集》卷下。
凝水石4兩(炭火煅及3-5時辰,取出,於地坑內安放,蓋令出火毒1復時,以溫水飛研如粉,取2兩),膩粉半兩,粉霜(別研,銼)1兩,白礬(枯過)3分,半夏曲3分。
痰痛,脅下硬痛,嘔吐痰飲。
上為細末,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丸,食後溫水送下。取轉積滯者,7-10丸;欲微利者,5丸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三。
白丁香(直者,研)1兩,粉霜(研)3分,硫黃(研)半兩,膩粉(研)半兩,硇砂(研)半兩,乳香(熔過,研)1分。
下痢赤白,日久不愈,裡急後重。
上為細末,用生薑自然汁煮棗肉為丸。如豌豆大。
每服7丸,臨臥煎生薑、棗湯送下;未動,次夜服10丸;老少以意加減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八。
南星(湯洗)1兩,半夏(洗)1兩,橘皮(去白)2兩。
氣痰咳嗽,脈澀面白,氣上喘促,寒熱,悲愁不樂。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食後人參、生薑湯送下。
《潔古家珍》。
礬石1兩(細研),生炊餅劑1枚。
惡風。
上為末,卻作炊餅蒸熟,乘熱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食後茶清送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八。
半夏(洗)5錢,草烏1分(炒),桂1分。
寒痰壅結,咽喉不利,語聲不出。
上為末,生薑自然汁浸蒸餅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每服大人1丸,至夜含化。多年不愈亦有效。
《玉機微義》卷二十七引《三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