蜣螂7枚(5月5日收,去足翅,微炙,搗末),新牛糞半兩,好肥羊肉1兩(炒令香)。
肛門癢,或出膿血,傍有蟲生孔竅內。
上搗如膏,為丸如蓮子大。
用時炙令熱,以新綿薄裹,納肛門中。經半日,少吃飯即大便中蟲俱出,三五度即愈。
《聖惠》卷六十。
蜣螂蟲(自死者,燒為灰)1分,巴豆1枚(去殼,燒為灰,微存性)。
惡漏瘡經久不愈,惡肉內潰。
上為細末,以津為丸,如麻子大。
每用1丸,納入漏瘡孔內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三引《衛生家寶》。
蜣螂蟲1兩,降香3兩,小茴香3兩(炒),穿山甲3兩(炒),片薑黃3兩,歸須4兩,川楝子3兩,兩頭尖2兩,海桐皮3兩,口麝3兩,滴乳香1兩,地龍(去泥)2兩。
痺證病久入絡,夾痰飲疝瘕,六脈洪大。
上為細末,酒、水各半為丸。
每服2錢,每日2-3次,服2月而止。
《吳鞠通醫案》卷三。